篇2: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思维,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中体会到,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字】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多媒体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目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思维,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中体会到,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运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思维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赞可夫认为,学生有了愉悦的情感,欢快的情绪,可以使大脑皮层区于兴奋状态,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厌烦的情绪能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求,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而电教媒体就如一位神气的"魔术师",化远为近,化虚为实,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极大兴趣。如在教《皮球掉进池塘了》一课时,上课伊始,屏幕上出现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池水,活泼可爱的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指导学生由景到猴到事,一一观察,说说画面大意,使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引导:"我们能想到小猴是用什么办法捞起皮球的吗?"饶有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激起学生说的欲望。教师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帮助小猴想出更多的好办法,并且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听。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谁讲的故事完整。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的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这样,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排除了学生思维上的障碍,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了思维的积极性。
二、运用电教手段,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概括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思维,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小学生的思维是其智力的核心部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标志和缩影。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主要应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空间概念不易形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合理地运用用电教手段直观性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树立空间概念。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总之,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篇3:体现参与式教学与电教资源整合如何体现参与式教学与电教资源的整合
【摘要】
21实际是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是一个“知识化、学习化”的时代,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当今社会知识信息激增和“肩负提素”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式的参与式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多媒体技术给传统教育带来巨大影响。
【关键词】
语文教学参与式整合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参与式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主体之间的交互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式学习,尽可能的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让学生更为自觉的、主动的获取新知。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仅互为一体,还互为促进,而这一教学理念在我们大山深处没有成为过客,而是生了根、发了芽,它使我校语文课堂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利用电教手段对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教学课件的制作,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的改变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在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业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认识工具和激励工具。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参与式教学与电教资源的整合呢?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做好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
通过对硬件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培养开发以及课程资源的有机再构达到优化整合的效果。在我校自由参与式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我校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首先我校大力提倡运用参与式教学和电教手段上课,教师通过自己观摩优秀课例及对模式二的学习,自己尝试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上课,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教师来说,不但学习了新的教学方法,而且提高了自身的能力,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对学生来说,也让大山深处的孩子接触了电脑,认识了新事物,培养了学习兴趣。虽然我校电教手段落后,资源短缺,也没有正规的多媒体教室,但师生正在利用有限的资源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尝试。通过参与式教学的开展和对电教资源的有效利用,就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电教资源的充分利用的优化整合。
二、理顺整合的途径------过程整合
将电教资源的学习运用与语文课程的学习探究有机的融合在同一活动过程中,达到同化与顺应的目的。实现过程整合的途径包括:课前备课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拓展阶段三个基本阶段。其主要任务是:
1、课前备课阶段,是以教师活动为主,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查阅资料搜寻信息。一节优秀的电教课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我校,我们语文教师会利用仅有的十几台电脑抽时间到网上查找资料,下载优秀课件,学习自制课件,整理主要信息,为上好一节电教课而认真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