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村的前面有道弯弯的河,河道的岸边有棵高大的白杨树,树荫下有个高大的房子,房子里住着一位叫马大哈的人,提起这个马大哈,村子里的人都说他糗事就是笑他一个零头也笑不完。也有人说,马大哈的糗事就象门前河里弯道,数也数不清。

马大哈年过五旬,身材愧伟,浓眉大眼,宽阔的肩膀,一看就是一个力大无穷的人,一双大脚,走起路来总带响,就象放鞭炮,也有人叫他马大炮,但叫得最响的还是马大哈。其实他真名叫马大魁,是童村的扶贫户。在他的户口簿上,人们还是叫他马大魁,但在平时人们都习惯地叫马大哈,并且叫得有几分顺口,也有几份亲热。

马大哈年轻时是一个好劳动手,农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就是美中不足,小时患过脑膜炎,所以脑子总没别人灵光,干活时丢三落四,说起话来废话多,总没别人讲得明白。

马大哈没念完小学三年级就辍学,辍学的原因当然还是脑子的问题。他在班级老闹笑话,老师告号诉他千百遍,“马”字上面没有一点,他偏说:“马应有眼睛,应在马字上面加上一点,所有他的马字变成了‘乌’字。”

一次一个新来的音乐老师上课点名,把马大魁念成了乌大魁,引起班上先是一顿哄笑,后是老师把音乐课就变成了纠错字课,闹得全班同学都臭骂他一顿,从此才真正把“乌姓”变成了“马姓”。

后来长大了,人家故意叫他“乌大魁。”他反倒对人瞪眼吹胡子,提起孩童事皆笑啼非。

童村现在还流着这样一句歇后语,马大哈亲嘴一一吻老婆的屁股。

这句歇后语的来源,应追朔到马大哈结婚那天,童村人的习俗,新郎新娘结婚三天不认大小,闹三天洞房,并且还要偷听洞房的壁根三天。据说这样是为了新人发子发孙。所以,马大哈结婚第一夜,人们闹完洞房听壁根,当两根红烛把洞房照得通亮时,两个新人脱光衣裳上床,马大哈看到新娘子的屁股比脸蛋还白嫩而有弹性,他便吻新娘子的屁股。新娘忍不住笑了,害羞地说:“讲亲热是吻嘴,你怎吻我屁股。”此话一处,在外听壁根的小伙子们拍起巴掌笑,有好事者还特意放了一架大鞭,这下马大哈的笑话,被人们从夜里笑到天亮。

马大哈最出名的一件事出在水利工地上。那时冬季兴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参加大型水利建设,集体宿营,起床兴吹集合号。一天早上,天刚麻蒙亮,有几个人,捞起裤子上厕所,刚上完厕所,又想蒙头睡,突然起床号响,人们都陆续起床。临时工棚里没有灯,唯独一盏马灯在厨房里用,人们起床都是借棚子外面的光。马大哈在床上穿衣穿了好半天,才扭扭捏捏起床。

到了工地,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干活,工地广播不停地播报好人好事,有时还播些人们爱听的音乐。不一会,天大亮,太阳也出来了,大家都干得浑身都冒汗,于是都穿起了单衣。这时马大哈也跟着脱外套,穿单衣时,却怎么也脱不下来,使劲时脸也挣扎红了,还接连放了几个响屁。这时,不知谁喊道:“大家都来看哇,马大哈把内裤当上衣穿在身上。”这一喊不要紧,马大哈脸羞红得象血染一样,不争气的屁一个比一个响,象放土炮,人一急,又一紧张,胳膊一使劲,把个内裤撕破,好不容易挣扎出了胳膊肘。这一撕让人们更加相信他确实把内裤当成了内衣,还有内裤的另一只套在脖子上,这下整个场面象看狗把戏,把看的人笑痛了肚子。这下马大哈名扬“四海”。

马大哈随着年龄大,家境变得越来越差,又兼老婆长年累月一个药灌子,干不了重活,独生儿子三十己过,还光棍一条。村里把他评为精准扶贫户,他心里比谁都急,有时急得象小孩一样伤心地哭。前年市扶贫第一书记汪贤才,走村串户访贫问苦时,他了解了马大哈的家庭情况,并将他儿子送市扶贫办学习钳工,学成之后安排到市区一工厂打工。马大哈虽年龄大,但总有一把使不完的力气,便安排他到镇里一家水泥制品厂当搬运工,做到打工种田两不误。他老婆多病,使不上劲,扶持他家两百只鸡,这样鸡下蛋,蛋生钱,一年养鸡收入过万元,成了村里养鸡专业户。

马大哈这人看上去虽象个大老粗,但有时脑子转过弯来,心细眼明,他有祖传的制作咸蛋和皮蛋的配方,便与老婆商量利用门前的水资源,养千只鸭。当初他老婆怕风险大,不同意。他想只要找到汪书这事准成。

不凑巧的是汪书记去市里开会,他想自己还是凭力气挣钱稳当,于是还是去水泥制品上班。没想到干完活后,老板召开员工会议要裁员,只招临时工。马大哈去意已决,自己第一个报名辞工,随后找会计结完帐就回家了。

他老婆知道后和他吵架,骂他真是个马大哈,猪脑袋。

马大哈也是一个倔人,有时还挺有个性,他见老婆骂完之后,马上笑着说:“老婆,你骂完了没有,想骂再骂。”

他老婆见状想骂也骂不出来了,便说:“有你相伴我整天不寂寞。”

马大哈把大腿一拍:“你同意不就得了吗!”

第二天,马大哈天没亮就起床,他赶紧洗漱完毕,就去赶市里的公交车。

有村民看马大哈身着一身新衣,手上还提着黄布挎包,走亲不象走亲,赶集不象赶集,非常好奇地说:“这么早上那里去?”

“我到市里去!”马大哈随口答上一句。

人们听说到市里去更却稀奇,便又问一句:“到市里干什么去?”

“我找汪书记去。”马大哈回答着。

“哦!”大家好象明白了什么。

公交车来了,他三步并作步跑上车。

大约半小时,公交车到站,马大哈迅速下车,突然与停车的汪书记撞了个满怀。

马大哈拉住汪书记的手说:“我到市里来,准备到会场找你去。”

“会散了,我赶公交回童村。”汪书记说。

“我找到你可高兴啦,咱们车上说。”马大哈一脸的笑。

车上马大哈把自已的想法象竹筒里倒豆子一样全迫不及待地说了。

汪书记拍着马大哈的肩头说:“你的想法与我这次开会的内容相似,我们就是要让精准扶贫户快速脱贫,形成一种致富链让全村人过上幸福的日子。”

汪书记的话说得马大哈喜上眉梢,不住地用生满老茧的手,抓自已的头皮,好象头上生了疮或者得了奇痒病一样。

汪书记和马大哈下车之后,没有回村部,而且是直奔马大哈家,因为他要亲自为马大哈落实致富的项目。

他们俩顺着河道转了几个弯便找到那棵大白杨树,那是马大哈家的标志。汪贤才第一书记,双手插腰,看着河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金波荡漾,他想这河里是应该有鸭子叫才有生气,于是拍板答应先贷款五万元给他创业费,马大哈听了眼睛一亮,一个蛤蟆嘴笑得更加大。

汪书记办事还是个经验丰富的人,他为了稳妥起见,打电话约来了市扶贫办培训班的老师孙德文,一齐考察养鸭场地。

几天后,马大哈门前河道旁搭起了五个养鸭棚,屋后扩建了一个大型养鸡场。

村里的乡亲们见马大哈养鸡养鸭规模这么大,都自发参观学习。有的回家也学马大哈搭了鸭棚和建了养鸡场。

汪书记留住了孙德文老师,要求他在童村办一个为期一星期的养鸭养鸡技术培训。

村民致富心切,全村出现了养鸡养鸭的热潮。

童村的养鸡养鸭形成了一定规模后,却出现蛋难卖。这个事让汪书记所料不及。马大哈的蛤蟆嘴巴开始说话了,他对汪书记说:“我想办一个禽蛋加工厂。并且将村里滞销禽蛋全收购。”

汪书记听了并没有高兴,只是拿眼盯着盯着马大哈说:“你别添乱,到时把你买了都赔不起。”

马大哈张着蛤蟆嘴说:“我家祖传用黄泥土制过咸蛋,而且很受人欢迎,再说皮蛋我也会做。”

汪书记此时来精神,拿眼看着马大哈哈哈大笑。马大哈不解,汪书记说“你一提醒可以说救了养鸡养鸭户。”

马大哈在汪书记的支持下,很快办起了禽鸡加工厂,但是人手不够,马大哈出一百五十元一天请工。村民见有这么好的好事都愿意到马大哈家打工。

马大哈他老婆的娘家都跑来认亲,他老婆默默无闻变成了家庭成员的重要人物。

马大哈人老实忠厚,禽蛋加工全使用传统加工,虽然工序复杂一些,但是走向市场特别抢手,这次让他赚得盆满钵满。

汪书记为了让马大哈的产品起得更远些,经马大哈一家人同意,申请了“马大哈”商标。这下穷马大哈当上了富老板。

马大哈脱贫致富出名啦,市电视台把马大哈一家脱贫致富的事拍成专题片。市民们看着电视都哈哈笑,“他的确是马大哈,我们都认识。”也有的旧事重提,“马大哈这回没把内裤当成内褂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