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庐县教育局

名校集团化办学出“市”入“县”的桐庐探索

——浙江省桐庐县教育局副局长 徐志强

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01

在推动和探索中前行

桐庐县集团化办学不是我们桐庐县的创举,是我们在杭州市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和跟多学校的示范探索下前行的。

十一五期间我们组建县域内教育,这时候组织还是比较松散的,但组织了一段时间有效的提升了我们县域内均衡发展。进入十二五,我们把目标瞄准了杭州,这期间我们有两所初中,两所普通高中,与杭州的名校包括杭二中等学校开始集团化办学,合作办班,进入了跨区县紧密型新阶段。这样的一种模式取得了成效,也受到了我们周边县制的青睐。我们的项目获得了杭州市政府的肯定,十三五期间进行了完善发展。18年7月份杭州市委出台了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搜索引擎,新名校集团主要特点是从杭州主城区进入我们县一级的单位,从我们来说引进优质资源。新的阶段,名校集团化办学走了从模糊到清晰,在学习借鉴,总结反思中不断实现这么一个过程。

02

在反思和改进中实践

(一) 反思传统的集团化办学模式

我们在开始探索名校集团出市入县的时候集团化办学已经不是新鲜事了,但基本的模式都比较雷同。内容是管理的交流,师资的互动,学生的互动,资源共享等等。主要方式是交流互访。这样一种泛化的模式有一些弊端,包括内容泛化,全面但是没有侧重,形式简单,搞一些活动比较随意,目标不够明确等。因此很多集团化办学效果不佳。要提升效果我们认为必须进行改革创新。走一条基于目标和问题导向的精准化的合作办学模式。

(二)改革:基于目标和问题导向的精准合作模式

1.着眼关键:构建师资输出新机制

创新“跨层级转编”的教师编制管理机制

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保障机制:资金,人文关怀机制

何为精准?办学校关键是师资。怎么样真正把师资引过来成为我们的首要目标,但是谈何容易?公办学校都是受编制制约,学校想输也输不出来,我们第一个着眼点就是构建师资输出的新机制。在我们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从县级层面划出来一部分教师编制给杭州市教育局,创新名校保障机制,包括经费机制。这两年我们每年用于输出教师的待遇经费300万以上,另外还包括人文关怀机制,居住的,往返交通的,休闲旅游观光的,让他们有幸福感。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老师派驻这条渠道打通了,这几年我们先后有30人次的老师派到我们桐庐县来执教,最多3年,这当中有特级教师,也有学科的金牌教练。这些优秀师资的输出对提升我们的办学质量,扩大我们的办学影响毫无疑问作用显著。

2.着眼核心,实行名校包班的新样式

教学安排个性化

教学资源共享化:高校资源

由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提供质量保障

老师来了怎么用?那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如何带班,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注重面的受益,第二种集中的用,不同学科老师集中的带上两个班,第二种方式从出成果,出成绩的角度来说更快,我们最终采用了名校包班的新样式。这些包班有不同的名称,像创新班、实验班、励志班、课改班,集中使用。

3.着眼长远,开辟名师共育的新途径

名师工作室成基地

传帮带

挂职学习

所以集团化办学第三个要点是开辟名师共阅的新途径。建站设室引名师,我们引入了一些乡村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站,全县23个,有300名骨干教师成为我们工作社工作站的成员,这些站和社成为我县名师的孵化器。

第二,师徒结对传帮带。第三,挂职学习成常态。加快提升我县质量主要的做法。通过这些实践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03

在前行和实践中收获

1.优秀学生多起来

1)好教练让学科竞赛一鸣惊人

2)好平台让优异学生脱颖而出

第一,优秀学生多起来了,包括学科竞赛,我们原来是浙江省无名小卒,这两年我们一跃走到全省的前面。第二,一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因为平台高起来了,成绩也提升了。

2.教师队伍

1)带动教学能力提升

2)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第二,教师队伍带起来了,首先是教学能力。其次包括师德师风的建设。杭州优秀学校优秀教师的成长其实不光是业务好,他们的爱岗敬业同样是我们地方上值得学习的。

3.社会满意度

1)外流学生减少

2)群众满意度提升

我们桐庐县离杭州比较近,这几年在城镇化过程中,一些优秀的学生生源外流是比较严重的,随着我们集团化办学,生源教学质量的好转,这个情况有明显的遏制回升。第二是群众的满意度,每一年都要考核的,这个也好起来了。名校集团化办学对我们桐庐县来说是尝到了甜头。

04

提高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思考

(一)政府主导是根本,完善制度

(二)学校支持是关键,开放办学

集团化办学也是需要多方联动的工作,要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还是需要做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我们觉得有两个方面要不断的努力;第一,政府主导是根本,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制度。无论是人的编制问题也好,还是别的问题,都需要政府大胆的创新。第二,学校支持是关键。校长要支持,有大的格局情怀,要进行教育的创新,这样我们坚持创新,还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正如早上朱主席的话,教育尽管带着镣铐,但是只要我们有情怀有创新,我们同样可以把戴着镣铐的舞跳的精彩!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欢迎各位嘉宾到我们桐庐县观光旅游指导工作。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福田区“首善之区”的教育现代化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郭其俊

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_提炼优质校项目建设经验

福田区教育局对标一流品质,狠抓教育内涵发展,优化调整布局结构,以学位扩容化解“量”的挑战,以整体提质提升“质”的水准,着力推进改革发展,全力打造本真、适才、普惠的优质教育。

2017年,福田区成立“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组团共建,整体提升城中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中村学校改造提质工作是福田区“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重大民生事项之一,实施以后获得新华网等各方媒体赞誉和百姓认同。

现将福田区城中村学校整体提质改造工作汇报如下:

01

城中村学校教育基本情况

近年来,深圳外来务工人员基本租住在城中村,之前由村小、村校脱变而来的城中村学校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寄读的必选。在福田,来深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比例达到88%,居全市前列。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体的非深户籍学生在70%以上的学校共有18所,约占福田区中小学校的四分之一。

虽然城中村学校并非薄弱学校,相比其他城区学校, 其拥有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原本在配置之初并不差,但由于这些学校非深户籍学生占比相对较高;部分学生家庭居住条件相对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且流动性大;孩子的父母起早贪黑,通常靠经营小本生意获得维系家庭开支的薄弱收入,对其子女接受教育的关心程度普遍不高,对于如何高质量陪伴儿童,往往既缺乏理念引领,也没有富余时间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学校的教师、校长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难以获得成就感。

当学生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孩子学业成绩不优、学校师资士气不足这些因素交织影响,就使得城中村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与福田作为国际化中心城区的要求仍有差距。只有依托城中村学校的整体提质,才能切实改善学校环境、提升办学质量,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上优质的学校,真正感受到“来了就是深圳人”。

02

城中村学校提质改革实施过程

福田区教育局实施顶层设计,以城中村学校整体提质改造为抓手,在改革模式、建校品牌、资源配置、教育服务四个维度上进行创新探索,整体提升城中村学校办学品质,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一)改革模式创新,顶层设计绘制新蓝图

依托智库共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我区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缔结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借助国家教育智库,聚焦新品牌学校建设。通过科研引领、突出重点,双方携手参与院区共建、以项目驱动为引擎,创新发展一系列举措,从根本上促进全区教育特色品牌发展。

成立联盟推进学校提质改造项目。采用“联盟+”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将联盟作为教育系统内的特区来建设,打破现有制度壁垒,制定出台新型举措,以健全机制建设助推学校治理进程。“联盟+”模式,开创全国城中村学校组团式共建发展先河。

联合社区聚焦办学内涵与外延发展。通过与辖区股份公司合作,探索实施“联盟+基金会+学校”三位一体办学新体制,协调城中村学校与各股份公司、居委会、派出所等社区组织的关系,同心协力、共进共赢。

(二)建校品牌创新,全面调研把脉提升项

科研引领促进学校提质。组建“城中村内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团队,申报《义务教育均衡视域下城中村学校发展实践研究——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课题,已立项成为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教研先行增强学校活力。启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流动服务示范岗活动,发挥“帮、扶、带”的引领示范作用。组织全体学科教研员深入18所城中村学校开展集体调研和视导。

课程特供提高学校品位。根据小学流动儿童占绝大多数的实际,面向所有城中村小学提供艺术、科学特需课程,鼓励学校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以优势项目为增长点,培育学校特色文化,并将其渗透到学校各方面,带动办学品质整体提升。

改造扩建提升学校环境。制定城中村学校改扩建计划,加大城中村和薄弱片区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三)资源配置创新,适度倾斜聚力攻坚战

提升校长队伍水平。实施校长常态轮岗制,尤其鼓励城中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校长进行角色轮换。促进校长群体的经验迁移,同时校长换角度治校可激发校本管理思维创新。

引进区外名师资源。出台《福田区教育系统面向全国选聘高端教育人才公告》,从全国范围内引进以特级教师为主的高端教育人才,分配至城中村学校;借力领航工程,大力培育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

实施区内师资流动策略。制定《区属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方案》,力争用2-3年时间实现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化,实现全区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四)教育服务创新,发挥家校社联动效益

全面提供教育服务。全面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流动儿童适龄入学;全面推行四点半课程,通过购买服务,提供“人人有兴趣,各个展才干”的学生发展空间;全力资助困难学生,确保孩子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

03

2018年城中村学校提质行动举措

(一)资源整合提力

推进校际结对帮扶。2018年5月召开“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建设中期推进会”,发布《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建设工程校际结对互助提升活动方案》(福教52号),促成18所城中村学校与传统品牌学校结对帮扶。基于互助提升的目标,由结对校向联盟校输出教育帮扶,通过采取跟岗研修、学科帮扶、项目结对等活动形式,对联盟校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新入职教师予以重点关注、发掘培养,建立跨校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品牌学校建设。

创办联盟交流刊物。创办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内部刊物《联盟快讯》,加强成员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的共通、共享,自主举办校际多学科教研活动,促进课堂教学共商、共研。《联盟快讯》由18所成员校轮流承办,至今已公开刊发3期,记录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的成长发展历程。福田区教育局同期首发内部刊物《福田教育》,记录福田教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改革步伐。

社会购买评估服务。通过社会购买服务方式开展《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现状、机制、策略研究》,基于福田区城中村儿童教育现状、品牌学校创建联盟改革的背景和措施,研究评估福田区提升城中村学校品质的改革措施成效。在实践方面,期冀总结提炼出一套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福田模式,并结合国际移民学校建设的经验,在福田区试点学校探索基于本土地域文化和移民文化为特色、符合城中村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需求的特色课程。

(二)校园环境提亮

福田区拟于十三五期间完成城中村学校内外装修、综合楼扩建、信息化设备设施、功能室升级等方面的改扩建工程,整体提升校园环境和文化品味。加大城中村学校改造力度,新沙小学、新洲小学、梅丽小学和皇岗中学进行整体拆除,总投资15亿元;皇岗中学改扩建工程投入资金7.2亿元,打造未来学校。对福南小学、上沙小学、众孚小学等城中村进行维修改造,总投资238万。对上沙小学、下沙小学等7所城中村学校设备投资1348.53万元。

区教育局联合区城市管理局推进联盟校既有公共建筑实施立体绿化改造工程,在水围小学、下沙小学两所学校总共投入400万,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走进上沙小学,教学楼墙上一幅巨大的浮雕用艺术手法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刀耕火种,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史图画。目前,各联盟校已形成一批各具特色、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化景观。

(三)特色课程提优

各学校在特色课程上齐齐发力,初步形成“校校有特色”的局面,其中创客教育课程、阅读写作课程、艺体特色课程等享誉市内外。众孚小学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全国象棋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上沙股份公司与上沙小学和上沙中学合作,建立专门的奖学制度,聘请了广东美术学院、深圳大学专家赴校开发乡土教育课程。

下沙小学成为福田区首批17所STEM课程实验校之一。“学校、家庭、社区”三元联动模式的校园足球,受到专家和领导的广泛赞誉。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率教育部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调研组赴下沙小学实地调研、开展经验座谈交流会。

截至2018年12月,已在18所联盟校指导建立40余个涉及体育、艺术、科技、国学等“品牌新学校”特色项目。

(四)教学水平提质

福田区举办“课堂革命 福田表达”专场活动,面向全国同行开放打造福田课堂新生态。2018年已开展小学语文、小学数学、中学语文、校园足球、STEM教育、小学英语六场活动,为城中村品牌创建联盟校教学提质、师资发展打造了广阔平台。

27名工作室主持人深入到18所城中村学校,开展听课评课、教师培养、课题研究、示范辐射等工作,促进城中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以区域、校际间的共学、共进形成了联盟校教研新范式,建立了联盟校制度化科研新常态。据统计,工作室主持人2018年执教公开课24次,听评课122节,主持人讲座58次,参与教研活动83次,覆盖18所城中村学校。

上沙小学、下沙小学、新沙小学将每年3月定为新品牌创建联盟三沙教学交流活动月,通过机制化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为学科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上沙小学依托专业公司技术与专家团队,扎实探究信息技术和课堂深度融合的智慧课堂,迈开教育信息化步伐唱响下沙教改强音。

下沙小学联合教科院附小、市实验学校小学部举办“教育联盟 课堂表达”活动,于9月底开展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道德与法制学科的8次专场活动,19位教师献课。

04

2018年城中村学校提质行动成效

城中村学校提质改造项目通过以整体提升为目标的“联盟+行动”改革模式,擦亮学校品牌;通过改扩建工程彰显学校特色文化、气质高度;通过推行区内优质名校师资向城中村学校流动及办学经费支持政策,优化教师队伍;通过行动研究,生成城中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通过家校联动、社区联动等机制,提升家长群体素质。

2018年,南园小学等6所城中村学校顺利通过办学水平评估。建校90周年、见证深圳发展奇迹的福田小学再度擦亮“老字号”品牌,在有着20年管理经验的“老校长”带领下,以“老榕树”精神和课程谱系为引领的办学特征树立了学校发展典范。

有着87年历史的皇岗小学秉持“让孩子站在校园中央”的理念,优先发展师资,打造七彩课程,充分体现了学校发展的儿童立场、教师主场、文化磁场和生活气场的特色。

优秀案例

福南小学重构课程内容,再造教学流程,探索形成一套自主教育的指南针课程体系,开展自主适性教育,让每个孩子快乐走向自主发展。

新洲中学围绕“真教育”和“善文化”的幸福教育理念,狠抓九大教育生态建设,98.3%的教师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96.34%。

水围小学依据“上善水围,自主生长”的上善教育理念,打造善真德育、建设善思课堂、构建善水课程、培育善福教师、经营善美校园。

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项目自实施以来,得到各大媒体和市民的广泛关注。福田区教育局在深圳特区报、晚报、商报、南都、晶报和先锋898电台、深圳电视台等省市多家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宣传报道上百次。2017年,城中村学校整体提升工程荣获第二届南都“深圳教育改革创新奖”,被誉为“最有温度的教育民生实事”。2018年,项目入围21世纪教育研究院联合澳门同济慈善会举办的“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和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组织的第四届教博会创新成果。

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于2018年初正式启动评选工作,通过网络征集、地方教育局自荐、专家和媒体代表推荐案例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到近百个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制度创新案例。经初步筛选,项目组确定50个案例进入案例初评会。5月21-22日,项目组组织部分评审专家代表、媒体代表赴福田区实地调研“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改革”项目,先后与福田区教育局、教科院领导以及学校代表进行了座谈,走访了下沙小学、福南小学、荔园外国语小学、上沙小学、福田村幼儿园、石厦幼儿园四所小学两所幼儿园,访谈校长(园长)、教师、家长及学生代表数十人。

项目组认为,福田区作为首善之区,福田教育总体水平高,城乡一体化推进卓有成效,福田教育已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变为义务教育均优发展。福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情怀有干劲,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福田区城中村学校有活力,懂创新,校本课程遍地开花,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9月2日,项目组组织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评审专家团队对本届备选案例进行初评,确定了来自16个省、19个地市区县的30个入围案例,福田区城中村学校改革荣膺其中。

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于11月12-15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序幕。来自28国的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创新成果研发代表共3000位嘉宾出席了12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分别就“智能科技与教育创新”和“教育与人类的未来”主题进行了演讲分享。福田区城中村学校组建联盟整体提质改革顺利入围教博会创新成果,在综合5馆“制度创新”展区持续亮相。一部反映城中村学校学生成长轨迹的故事短片《守护你的成长》,也于同期在教博会五号馆滚动播出。

短片聚焦义务教育学段的四五名福田学子,试图勾勒出各自的成长轨迹。皇岗小学五年级的连惠和冬语就像两株并肩生长的向日葵。同样优秀的她们,分别来自不一样的深户与非深户家庭。为了弥补非深户学生在家庭教育资源方面的不足,学校为她们打造了一片自由成长的天地,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期许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另外两名非深户籍学生肖晗与王钰森,分别于去年和前年从上步小学毕业。就在数月前举行的第11届亚洲国际跳棋锦标赛上,他们代表中国队参赛,初露锋芒,斩获佳绩。肖晗的同学梁依晨也是一名非深户学子,乐于助人的她荣获了“福田好少年”的称号。

他们的成长道路,或许能为千千万万非深户福田儿童的快乐独立成长提供借鉴意义。在他们的身后,一小撮牛娃也陆续涌现、绽放自我,在学校的各式各类活动、课程、赛事中脱颖而出,为了心中绽放的火花付出不懈的努力。随着改革项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牛娃将从一所所抱德炀和、知文达礼、鸟语花香的城中村学校中接受温润无息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在这一片广阔的深圳热土上。

05

城中村学校未来发展蓝图

下一步,福田区教育局仍将继续探索城中村学校联盟机制改革创新,通过开展城中村内学校发展联盟间的德育研讨活动、管理研讨活动等多项举措,继续探索创造性提升其教育质量的有效对策。

2019年,福田区教育局计划推进18所联盟校创建“特色品牌学校”行动,通过“名校+薄弱学校”结对协同发展,实施跟岗研修、学科帮扶、课题研究与师资培训,邀请3~5名学校管理专家入校,精准定位,一校一策进行指导。同时,为提升师资水平,按照城中村联盟学校的新增编制数50%的比例引入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0%的比例引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六+一部署师范类高校毕业的优秀师资力量进入联盟校。

福田区城中村品牌学校创建联盟事业,呼唤福田教育人以更磅礴的激情、更创新的思路、更扎实的行动,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我们相信,再过3年、5年,每一所城中村学校都将成为环境优美、教学卓越、治理先进的品牌学校。城中村品牌学校、特色学校、优质学校轮廓初现,未来可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