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来说说上期讨论的基本认知框架该如何构建,其根本途径就是“读书”,关于读书本身的一些想法在这里和大家做个交流。我们这里还是要以悟性为根本目标去说这个读书,因此这里有很多大家在不经意间就忽略掉的细节。

高中学生经验分享_高中优秀学生经验分享_优质高中生学习经验

为了后面内容叙述起来更加明确,我们首先对“看书”和“读书”这两个概念做个区分。任何人在读书之前个人的意识就已经成型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是用这个成型的意识去进行信息筛选和做决策的。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首先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意识去处理书中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输入书中内容这件事情就变成了有限的、不可控的、失真的。长此以往我们意识中的信息就变得越来越随机、离散,这样的读书我们定义为“看书”,看书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构建起用于浅层悟性实现的基本认知框架,这是第一点界定。

而要想构建基本的认知框架,就需要去寻找对世界进行基本认识的书籍。比如物理、化学、历史、哲学等等一切学科的理论原著。并且我们还需要放空自己意识中那些已有内容,完全用理论去冲刷自己的大脑。我们把这样的读书定义为真正的“读书”,这是第二点界定。所以我们以下的讨论就严格按照上面的定义去叙述。

对于看书这一点我们先来说说看书的目的,因为不同的看书目的决定了大家抱着不同的态度去读书,不同的看书态度又决定了你看书时采取的“策略”以及最终收集到的信息,进而你收集到的这些不同信息自然也就在你的脑海里呈现出了不同的图景,而这一图景再进一步和各位的主观感受相互作用,如此往复最终就形成了大家对书中信息的认识。

举个例子比如读小说。大部分情况下大家读小说的目的是消遣,是在放松状态下非学术性质的欣赏,这一目的之下大家的态度自然就没那么严肃,相应的大家所采取的看书“策略”也就以挖掘自己感兴趣的点为主,比如有的人对小说的情节感兴趣,有的人对小说内容里蕴含的人情世故感兴趣,那么这样两种人对同一本小说所收集到的信息自然就有所差异,进而在读完之后脑海里的图景也就不一样,长此以往在看书过程中所留存下来的认识和主观感受自然也就有所差异。于是对于同一本书就形成了谁都可以说,谁说的都对这样一种局面。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这次看书大家是为了某一考试做准备的话,那么大家看书时的态度肯定会更严谨一些,相应的看书策略就是以考点为主要挖掘对象,这样的过程之下收集到的信息一定是有针对性的,很明确就是以通过考试为标准。那么大家就可以想想此时一个人的脑海里那个图景是什么样的。

以上两个例子给大家展示了两种不同的看书过程,大家也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异,也就是说看书的目的决定了这本书最终留在大家脑海里信息的差异。以上这一类内容无论是消遣还是考试,虽然都有现实的意义、都可以给大家解决一些问题,但这样的信息却不能成为悟性的素材。原因就在于一个小偏差,而这个偏差又是很容易被大家忽视的。

是什么样的偏差呢?这个小偏差就在于以上看书之后留在大家脑海里的依然是内容或者是主观感受,因为在信息输入的过程中这些内容都必然经过了大家的主观筛选,而大家的主观筛选本身就缺乏必要的逻辑规则,所以内容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依旧只是内容,绝不可能变为成体系的认知框架。也就是说在没有一个特殊的构建过程存在的条件下,我们很难自然而然地就将内容加工形成一个正确的、成型的认知框架。这样一来书中的内容是不是通过一个成型的逻辑规则的筛选,就成为脑海里的内容能否形成认知框架的关键。

举个例子,对于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一个喜欢历史的人谈论起来可能会滔滔不绝。但是如果你仔细去听他说的内容就总感觉和历史老师讲课或者是自己看史书时候的内容不一样,对这个事情我也是想了很久,我现在能理解到的程度是两者谈论同一内容之所以给人感觉不一样,原因就在于前者没有基本的史观。

当一个人对历史的喜爱只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输入内容和判断内容,那么他对历史的叙述就一定会带有日常生活里谈论家长里短的意味。也正因为是“家长里短”,所以才可以滔滔不绝。而老师讲课的内容先决条件一定是具有史观的,有了史观统领着的历史内容才算是一门学问。因此同样是谈论历史前者的内容就只能限于日常聊天而不会有什么质变,若要想在历史方面真的有所感悟就一定需要那个统领着历史内容的底层逻辑也就是史观。而这个史观的建立就类比于通过读书构建认知框架这一过程,从这一个角度来看才符合我们今天聊读书这个主题的真正内涵。

我们下期内容就真正进入到了通过“读书”构建认知框架整个主题了,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里,谢谢各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