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才强则乡村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支撑,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扎实做好本土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本土人才竞争力和支撑力,夯实人才储备,让本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聚焦“向内挖潜”,写好乡贤回归的“文章”。五湖四海的乡贤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有着独特的优势,较深的地域情结,能准确把握本土资源情况、发展优势,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强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更容易起到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本土人才要打好“乡情牌”,建立在外优秀人才、在读大学生信息库,健全联络服务机制,通过领导干部登门拜访、电话联系、短信问候、微信联络等方式,让在外务工的乡土人才和毕业的大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知晓未来发展蓝图,以乡情为纽带、以服务为抓手,吸引更多在外优秀人才、毕业大学生回到家乡,积极投身反哺家乡建设,形成回引培训互动的良好局面。
聚焦“精准培训”,激活本土人才的“引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培养好、使用好本土人才,激发本土人才服务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才工作的根本,是填平补齐人才短板的“关键一招”。培育本土人才要以“缺什么、补什么、培养什么”为导向,加大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培养。通过专家授课、典型对照、实地观摩,以农村实用人才和青年骨干为重点培训对象,对本土人才进行“一对一”帮带联系和教育培训,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思维积极性,杜绝“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培训,保证培训效果。基层是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是成长成才的“练兵场”,要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阵地,让广大人才发挥技术骨干作用,发挥好农村致富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聚焦“搭建平台”,提供干事创业的“舞台”。人才难得而易失,在打造一批专业、能干的人才队伍的同时要做好人才留用制度。机制活则全盘活,机制新则事业新,要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与具体政策创新并重,坚持“减法”和“加法”一起做,在体制壁垒上做“减法”,在激励保障上做“加法”,最大限度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健全完善对口帮扶机制,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交流工作水平。要提升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对人才工作的服务能力,为人才干事创业牵线搭桥,以平台吸引人才、以人才带动项目、以项目发展产业,让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聚焦“优化服务”,夯实安心追梦的“后盾”。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打造良好的政治、法治、社会、治安、生态“五个环境”。对人才来说,环境是吸引力,服务是凝聚力,要坚持尊重关心人才与加强政治引领并重,为人才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善于同本土人才交朋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待遇保障,注重事业感召,荣誉表彰,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做到用真情去感召和凝聚人才。要进一步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作责任,进一步打破人才工作部门壁垒,坚持人才工作软硬件环境同步优化,当好本土人才的“后勤部长”,通过召开座谈会、定期走访、组织健康体检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的作用,激励和引导本土人才在服务发展中发挥优势、贡献智慧、实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