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西和县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规划,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探索发展乡村种养产业,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建设家乡,95后小伙王辉便是其中的一位。
寒秋时节,走进西和县卢河镇山里娃娃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一片片庄稼地里刚刚冒出嫩芽的小麦,为深秋的肃穆增添了一抹别样的生机,合作社负责人王辉正穿梭在连片的高架豆地里,收获着今年最后一茬架豆。95后的他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城市打拼,常年在外却难舍家乡亲情,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王辉看到相关政策的扶持,便毅然选择了回乡创业,他和同乡其他四个伙伴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利用大学学习的专业,从发展种植蔬菜、养鸡再到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高山架豆、冬小麦,慢慢带领村民们摸索到了致富的新路径。
“通过了解再加上政策性扶持,我就选择了这个种植和养殖,从去年开始成立合作社,然后流转土地,现在流转土地有三百多亩,今年的话刚刚把小麦种里面,有三百亩左右,还有现在养殖的土鸡的话也有一千多只,这些就是先需要技术性低一点的,好种一点的,我们想的就是从好种的开始,慢慢就是积累经验嘛。”王辉在地里给记者介绍道。
随着不断地改进技术和积累经验,合作社产业发展渐具规模,这不光圆了王辉的创业梦想,也让更多的乡亲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村民的额外收入,如今共有二十多户三十多人在合作社务工,每逢架豆采摘、小麦收割、耕地犁地等农活忙碌的时候,王辉合作社的田地里总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提起今年的效益,王辉高兴地说:“今年整体的效益还算好,种地的话能挣个七八万,养鸡的话也能挣个两万左右,预计今年能收入个小十万,效益好,销路基本上也没有问题,只要用心去种去管护,不愁卖不出去,而且这些产业现在带动的就业人员有三十多人,一年给大家发工资就能发个五、六万,平均一个人就是两三千块,这些来务工的都是周边在家待的、看孩子的、年龄偏大一点的,不能出门务工,现在有产业发展的好也让我家里的父老乡亲有了家门口增收致富的工作。”
临近冬天,随着最后一茬架豆的丰收,今年的农活也差不多结束了,今年粮食作物和肉鸡的市场行情很不错,各地的收购商都上门来预定,养殖的肉鸡也被同城的农家乐提前预定,看到这么好的市场,王辉信心满满打算明年扩建蔬菜大棚,草莓大棚,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选择更优质的品种种植,同时引进高品质蛋鸡发展新的行业,王辉这个95后青年正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实现着自己的产业致富梦想。
通讯员 张田 赵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