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改行”种大棚卖菜,明明是以高就低、十拿九稳,不期却遭遇隔行隔山、风云变幻……
12年间,杨肃昌经历了一场过山车般的轮回,始于初心、念念不忘,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秸秆蔬菜”火爆朋友圈,铺就一条农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种的菜太“菜”,这是为啥?
阳春三月,正是西北的备耕时节。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坪村的茄子种植户张绍村起了个大早,赶到市区后又“下血本”包了一辆出租车,一路颠簸3个多小时,终于在上午11点前赶到位于兰州市榆中县李家庄的“杨秸秆”蔬菜种植基地。
“秸秆蔬菜”大棚里种出来的沙瓤西红柿 王毅璇 摄
张绍村是村里的贫困户,2018年,在政府扶持下,他和当地许多贫困户一样,以3800元一棚的优惠价承包了3个大棚种菜,本以为可以就此摘下贫困帽,没想到忙活了大半年却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主要是菜贩子的收购价太低了,没有利润。”张绍村道出了原委。其实,当地许多种植户都面临同样的问题。
听说兰州的“杨秸秆”蔬菜8块钱一斤,在微信群里30秒就被抢光的“奇闻”后,张绍村是既怀疑又动心。自己的菜这么便宜还滞销,别人的菜比市场价高几倍反而被抢购一空,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张绍村决定主动找“杨秸秆”一探究竟。
“杨秸秆”本名杨肃昌,是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他任民革甘肃省委会副主委时,受派开展技术扶贫,向农民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从此,杨肃昌开启了与秸秆的不解之缘。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山东省秸秆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世明的发明,是基于“植物饥饿理论”的新型农业种植技术。它利用植物菌种分解秸秆,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农作物的被动吸收,形成足够的有机质,从而实现比化肥更好的增收效果。2010年,这项技术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科技成果最高奖。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配合张世明的另一项发明——植物疫苗技术,可以达到“不用化肥能高产,不用农药不生病”的奇效。
民革甘肃省委会决定在全省推广这项技术时,张世明也对陇原大地的农业发展前景寄予厚望。“甘肃光照强、温差大,有农作物生长的优越自然条件,这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不具备的优势。”张世明说。此后,他多次受邀到甘肃指导农民学习“秸秆生物反应堆”和“植物免疫”技术。
“秸秆生物反应堆+植物疫苗”技术的发明人张世明(左二)正在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 王毅璇 摄
推广中,考虑到菌种和疫苗价格昂贵,杨肃昌就自掏腰包购买菌种和疫苗送给想学技术的农民。但是,由于“秸秆蔬菜”讲究精耕细作,费时费力费钱,销路不畅又卖不上好价钱,试用这项技术的人不增反降。“农民们对新技术顾虑多,不容易接受,理想跟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杨肃昌说。
为了现身说法,2009年,杨肃昌自筹资金,包下5座大棚试种“秸秆蔬菜”,8年累计投入了近百万元。2017年,因资金短缺,杨肃昌无奈地关掉了自己的最后一座试验大棚。
难道与秸秆缘尽于此?
朋友圈“裂变” 曙光再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秸秆生物反应堆+植物免疫”技术被杨肃昌原先的种菜师傅咬克江带到了榆中县的蔡家沟。
在蔡家沟的50余个大棚里,西红柿、黄瓜、茄子、芹菜……各种“秸秆蔬菜”破土而出,喜获丰收,但问题又回到了原点——销路不畅。“秸秆蔬菜”只能用农用车拉到市场上,卖着地摊价。
就像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得知消息后,于心不忍的杨肃昌又本能地跑前跑后帮忙销售。这一次,他发现“秸秆蔬菜”并非没有市场,而是信息不对称,很多人不知道有这种“好东西”。
“杨秸秆”蔬菜种植基地的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 王毅璇 摄
在朋友圈里来来回回帮朋友带了几次菜后,杨肃昌收到的订单越来越多。为了方便,他索性建了个“采摘亲友团”微信群,每次去蔡家沟前,提醒大家在群里“报数”。
最初,“亲友团”只有20多人,但没过多久,朋友圈裂变效应显现。一个多月后,群成员就达到了500人的上限。“秸秆蔬菜”售价虽是市场上同类蔬菜的数倍,但在微信群里还是供不应求,常常一分钟内宣告售罄。杨肃昌要的效果终于出现了。
甘肃省人民医院的口腔科医生郑元华就是“秸秆蔬菜”的忠实粉丝。每次新菜上市,她都守在手机前抢购,即使出差在外也不落下。“杨教授的蔬菜没化肥也不打农药,吃起来口感特别好,有小时候的味道。”除了自家吃,郑元华还把“秸秆蔬菜”当作健康礼品送亲友,许多人也因此而加入了“采摘亲友团”。
“以前没想到微信群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对我来说是一件意外之喜,实践让我真正看到了有机农业的希望和未来。”杨肃昌说。
销售问题解决了。如何让农民们真正感受到技术创造的效益,从而打消顾虑成为了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民进入“杨秸秆”产销链
2018年12月,由于“亲友团”越来越庞大,“秸秆蔬菜”供不应求,杨肃昌又在榆中县李家庄另辟了50座大棚,成立了榆中田园春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用更先进的“内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植物疫苗”技术培育蔬菜。
“一方面能满足更多人吃健康蔬菜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一直以来犹豫不决的农民们彻底消除顾虑。”杨肃昌说。
打铁还需趁热,2019年2月,杨肃昌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杨秸秆”。从此,杨肃昌有了“杨秸秆”的外号,他也很乐意别人这么叫他。
“杨秸秆”(中)让农民在家门口有了工作 王毅璇 摄
合作社成立,附近的农民在家门口有了工作,这其中既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有易地搬迁户。合作社经理王建东介绍:“平均每人照看2个大棚,因为合作社管饭,所以农民每月的纯收入有3000元。”
“以前家里全靠丈夫在工地上挣辛苦钱,‘杨秸秆’落户后,我在家门口就能工作,一天能收入100元,心里踏实。”村民王果兰说。
提供就业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技术造血”带动农民致富。做了10余年的扶贫工作,杨肃昌慢慢摸索出了方向。“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我现在做的就像是‘样品’,以前单纯推广技术,农民心里没谱儿,坚持不下来。现在‘秸秆蔬菜’让农民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效益,大家心里就有底了。”
“新技术必须通过产业化才能创造效益。”杨肃昌将农民们纳入了“杨秸秆”产销链,上游提供技术帮扶,下游以高于市场一半的价格收购助销。
3月初,杨肃昌一行前往白银市白银区大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摸底,谋划合作。“为大坪的农民免费提供菌种、疫苗、技术、人力以及机械,派技术员指导种植。”杨肃昌的助理冉钰玮规划着合作细节。
下一步,杨肃昌打算扩建“采摘亲友团”,在兰州市主城区建立4个取菜点,还将在APP上线“杨秸秆”蔬菜,以更广阔的销售渠道保障农民的收益。
在“秸秆蔬菜”大棚里,长势喜人的西红柿、香味扑鼻的小芹菜都让张绍村赞不绝口,他跑前跑后,向张世明和杨肃昌取经。
临走之前,张绍村订了3吨秸秆,准备做大坪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凤凰网甘肃综合 2019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