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底部】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69农村创业网:为2021新农人提供精选的创业新项目,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让创业者更易起步,让创业过程更顺利,让生意风险降到最小,让三农创业更易赚钱!

2021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而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开局之年,前几年部分品种“药贱伤农、药贱伤大户”下形成的产需环境,加上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建立卓越功勋后,无形中对中医药消费的推广和宣传,又遇到2021年自然灾害多发的刺激,这一年,中药材市场一改前几年的疲态,多个大宗品种价格高涨,产地、市场流通交易积极踊跃,似乎想把之前长时间压着的能量,一把释放出来。

创业项目:中药材行业的牛市行情来临,80后小伙养药用水蛭致富

中药材行业的牛市行情来临

【高鹏说药材2022-01-06】目前,中药材牛市行情的出现,是与当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经济基础、环境背景不同,行情表现自然也不同,因此,此轮牛市行情的变化,也代表着中药材市场真正进入到了新的发展时期,即质量为王时期以然来临。

如何分析未来中药材行业的走势?以下分析供大家参考。

1、从物价上涨、用工成本、粮价上涨、农村劳动力减少等背景来看,中药材将进入高价时期。当前,随着城镇化加速,农村劳动力减少呈现普遍性现象,很多药材品种面临无人种、无人采的尴尬局面。劳动力减少,雇工难、雇工贵在各地已屡见不鲜,物价上纱带动工值上涨仍将长期持续。最关键是粮价上涨,因为粮价是中药材种植效益基本参考值,粮价越高,中药材效益比值也会提高。综合来看,当前中药材行情整个底部价格将明显提升,即使产量再大,行情也很难跌落至历史最低价。

2、目前,2022年中药材种植规模会增加,但幅度不大。当前,除了根茎类品种,如板蓝根、丹参、防风、半夏、白术等品种可进行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操作外,其它药材品种大多仍以散户进行传统种植模式为主。而当前散户种地农民多为老年人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这部分人将退出种植行列,就算药材行情再高,也无心和无力大规模扩种,因此,散户明年会扩种,但种植幅度有限。而大多数规模种植大户,近年来大都以亏损收场,今年即使大涨,规模种植大户也无实力再蜂拥而上。虽有新介入药材种植行业的资本和种植大户蜂拥而上,但种植规模也十分有限,综合来看,2022年中药材种植规模没那么“火热”。但发生部分品种种植过热现象也属正常。

3、从中药材行情发展趋势来看,2021年是中药材行情的起步年、发展年,当前高位盘整,进入消化、巩固期,属于正常行情发展规律,在库存少背景下,随着货源消化,明年仍有不少品种继续冲新高,同时今年未上涨、涨幅小的品种会出现补涨格局。2022年,药材行情更多的是呈两极分化趋势,部分品种会稳步回落,但仍有大量品种保持上涨或者坚挺局面,因此,2022年行情仍将是中药材高位发展年。

4、当前,整体药材种苗行情并未出现火爆景象。面对当前药材高行情,种苗销售也会销售火爆,价格也将随之上涨。但从据各地产区反映来看,除了酸枣、金银花、白芷、太子参、连翘等高价位种苗外,其它药材种苗价格涨幅不大,这也让不少参与商乱了阵角。当前,种苗市场行情并未与药材市场行情同步,因此,明年中药材种植规模不会如大家预想那样大。扩种是必然的,但幅度不是太大,当前很多人仍处于观望时期,可以预见明年种植中药材是个好时机,通过明年的积极实践,后年才会形成种植热潮。

5.行情普涨,2022年种植品种也将分化。当前药材普涨,普高,亩收益6000-7000元很正常,亩过万元收益也不少,面对如此多的高效益品种,种植户选择也将多元化,使得药材总规模扩大,但对应到具体选种品种上来,扩种幅度变化不大。而在药材大多库存空虚背景下,行情大跌也难。当前,中药材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当前2020版药典指导下,在国家监管趋严下,中药材种植不仅看数量,更重质量,因此,各地种植户也要加强质量意识,种好药材、种合格药材,这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求得更大收益。

80后小伙养药用水蛭致富

【新网盐城2月13日电】“水蛭现在处于冬眠期,不吃不喝。”2月13日,在江苏盐城大丰区白驹镇窑港村的养殖大棚内,39岁的杨杰从养殖水箱里捞出几只水蛭展示给记者看,讲述他的“蛭”富经。

“在外面打拼多年,就是想回老家做点事情,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致富。”杨杰说。

杨杰是土生土长的江苏盐城大丰人,2007年,他从南京工业大学毕业,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分别在苏州昆山、南通海安等地从事餐饮和房地产行业,生意小有成就。

2017年,他偶然在一次政府的招商推介上接触到水蛭养殖专家,得知水蛭的养殖技术要求虽高,但利润可观。杨杰意识到这个行业很有前景,便决定在连云港先做养殖试验,当年就成功了。

2019年,他了解到家乡支持返乡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毅然回到家乡,创办江苏中杰仁硕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立志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蛭”富路。他在大丰白驹镇窑港村流转土地250亩,投资5000万元新建连栋大棚及箱体,用于水蛭生态高效养殖。

创业项目:中药材行业的牛市行情来临,80后小伙养药用水蛭致富

“水蛭就是我们农村人常说的蚂蟥,大家常见的蚂蟥是吸血水蛭,也叫医蛭。我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它不吸血,但药用价值一样很高。”杨杰说,晒干的水蛭作为中药药材,对治疗脑血栓、心脏病等疾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近年来,水蛭也成为高级护肤品生产的重要原料。

走进水蛭养殖基地内,一排排连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摆放着一列列塑料水箱,一条一条金黄色的水蛭蜷缩在水中冬眠。杨杰介绍,每年5月至10月是水蛭从幼苗到成熟的完整发育期,水蛭在成长期会不断蜕皮,它还怕光,白天躲在水箱里的草丛中,夜里出来活动。

水蛭发育成熟后,需要把它晒干才能出售,这时就需要大量人工。“基地吸纳了村里50名村民在这里务工,村民一年正常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窑港村党总支书记杨金艳介绍,基地不但吸纳了当地村民务工,每年还给村集体增加不少收入。

宽体金线蛭的主要食物是螺蛳,在水蛭的成长期,养殖基地需要大量的螺蛳供应,这让周边的群众“钱袋子”鼓了起来。“我们这里水网密布盛产螺蛳,夏季我每天都能捞100多斤螺蛳,按照一元一斤的价格卖给养殖基地,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62岁的窑港村村民李大爷说。

晒干后的水蛭,便能成为一味中药,同时也是治疗脑血管病、心脏病药的原料,目前每公斤价格在1800元左右,依然供不应求。“2021年销售额约2000万元。”杨杰说,基地拥有水蛭养殖、培育和干品加工技术,养殖的水蛭销往全国各地,都是大型药厂上门采购,自己不愁销路。

水蛭养殖看似简单,实则里面有很多技术难题和风险。“最怕水蛭发生水肿病和肠炎,而且无药可治,只能提前预防。”杨杰说,目前基地和南京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都建立了合作,经常邀请专家前来指导。同时,养殖基地还和江苏省农科院合作,试验“稻蛭共养”新模式。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杨杰计划继续扩大养殖面积,流转土地1500亩左右,以水蛭养殖为抓手,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在稳固以水蛭和水蛭素应用领域的市场前提下,建成国家级中药材基地及一体化医药生物科技企业。

杨杰还成立了水蛭养殖专业合作社,准备采用“合作社 农户”的运营模式,把自己的“蛭”富经向周边村民推广,通过统一供苗、统一养殖技术培训、统一提供饵料、统一水体维护指导、统一疫病防控指导、统一回收加工“六个统一”确保养殖户养得成功、不愁销路,带动乡亲们走“蛭”富路。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我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发展,带动更多乡亲共同发家致富。”杨杰说,基地全部投产达效后,可用劳动力80人至100人,预计年销售额3000万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