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俊 通讯员 互 组
时令初夏,河湟大地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马营村,阡陌交错、田垅规整,原生态下的农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马营村地处祁连山南麓,是一个以藏、土、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庄,藏族人口占70%,属半脑山地区,山体阻隔形成的“盆地”小气候,绿色无污染的小环境,是发展各类绿色作物的理想地。
据了解,近年来,松多乡以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对口帮扶为契机,及时转变思路,深入挖掘产业优势,针对马营村实际,确定发展大蒜、蒜苗等特色蔬菜种植和葱花土鸡、藏香猪等特色养殖的绿色产业发展思路。
2020年,以马营村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抓手,开始规模化种植大蒜24公顷,在县农业部门病虫害预防、减肥增效等技术指导下,平均亩产达1200余公斤,让村民看到了增收致富新“钱”景。
为进一步弥补马营村大蒜产业短板、解决发展瓶颈,在县政府相关领导指导推动下,组织村民学习独头蒜种植技术,通过控制品种、种植环境及营养供给等条件,调控独头蒜产出率,当年种植的试验田,大蒜独头产出率达60%以上。
“通过独头蒜集体种植,进一步研究完善独头蒜本地栽植技术,形成调控独头蒜生长经验,为独头蒜高产、优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今后大规模种植推广培养了一批专业种植人员,以集体为引领带动农户增收。”马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宇说。
“种子、肥料统一购买,统一种植,还有政府派人来指导,产出的大蒜品质优良、市场上口碑极佳。种完自家的还能去合作社打工拿工资,让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50多岁的杨春祥是马营村的老党员,前几年由于子女外出务工,老两口无奈家里的地只能种一半荒一半,去年3月,在村委会动员下,杨春祥将自家撂荒地流转给合作社,他也在合作社指导下开始种植独头蒜。
“加入合作社后,收入增加了,除种植独头蒜收入外,在栽种、杀虫、采挖等农忙时节,每天可以赚到100元的务工费。”杨春祥乐呵呵地说。
在县乡村三级努力下,马营村步入大蒜产业发展“快车道”,大蒜产量和种植规模均得到较大提升,村民也靠种植大蒜和在合作社务工实现了“双丰收”。
“蒜苗收成好了,大家都想自己找渠道慢慢往外卖,现在的问题就是保鲜期短,存储不便,不得不卖给收购商,价格上稍微低一些,有点儿吃亏。”马营村党支部书记徐卓玛陷入了新的“纠结”。
2021年,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契机,马营村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350万元,整合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示范村项目资金50万元,流转土地5.95公顷,扩大独头蒜及蒜苗试验田,从山东省农科院采购蒜种,并提供技术支持,实施独头蒜种植项目,以此带动村民规模化种植。
与此同时,建成一座库容500吨的蔬菜冷藏库,配套晾晒场、专业农机具等设施,建设制冰车间及配套设施,使马营村具备农作物收储条件、并通过投资独头蒜、蒜苗集体种植和水渠改造,扩大种植规模,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村民口袋逐渐鼓了起来,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4000余元增长到2022年的10500余元。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促进农业经营增效,还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顺应产业发展大势,进行产业谋篇布局,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松多乡党委书记吉代杰说,我们地处祁连山南麓,坚持生态优先前提下进行绿色发展,牢牢抓住耕地与种子两个要害,把高附加值的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以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型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发展接续性和竞争力。
大蒜种植仍在继续,田间欢声笑语不断,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忙着在平整的土地上,一颗颗、一粒粒,播下致富金种子,孕育致富新希望。
《青海日报》(2023年05月28日 第4版:省内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