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本地人不懂技术不愿“劳神”

“看上去种大棚草莓很赚钱嘛,西安本地村民为啥把土地流转出去,自己不种草莓?”华商报记者发现,有的不熟悉技术,有的缺资金,有的顾虑多,具体原因各不同。

“以前也考虑过种草莓,想了想还是租出去算啦。”兴隆村附近一位村民王先生说,他家有别的收入,不熟悉技术就不太想种草莓,种小麦不操心,可种草莓投资十几二十万,成本高了。附近其他邻居有的家人在西安市区有正式工作,土地闲置着不如出租赚点钱,有的不愿意劳神种地,索性就租给浙江人了。

村民王女士说,跟熟练的浙江人相比,本地人种草莓技术有一定差距,草莓跟别的农产品不同,一个环节有问题,一年就白忙活了,比如育苗,苗子不好就影响长势和产量,中间遇到病虫害也非常考验技术,“本地土办法种草莓产量低,技术方面还是外省人厉害”。

环山路附近一位村民赵先生说,种草莓看着很赚钱,其实还是有门槛。种大棚草莓的西安本地人不多,一是缺租地和建设资金,投入资金来源有限;二是熟悉经营、懂营销的人还比较缺乏。

眼看外省人赚钱,也有不少有实力的村民学技术种草莓,越来越多的西安企业、合作社租地修大棚种草莓。

变化

种草莓热推高地价 一亩地年租金高达1万元

种草莓热推高热门地方的土地租赁价格。

燎原村合作社负责人王建荣说:“西太路沿线种草莓的已经比较饱和了,附近土地租金比较高,村民几乎都知道目前不适合种草莓。”种草莓成了气候带动土地租金上涨,本地村民租地种草莓不划算。

“如果没啥特色,我觉得目前不适合大面积种草莓了。”王建荣介绍,燎原村是知名示范基地,2011年前后种草莓,随后2012年很多浙江建德人来到当地,租地的人比较多,土地租金从几百元涨到目前的七八千元甚至一万元一亩。因为起步早名头响,普通土疙瘩几乎成了金蛋蛋,拥有土地的村民很高兴,光收租金一年就能赚不少钱。

“动手早的人基本赚了,动手晚的人估计要白忙活。”据他了解,有一户外省人听说燎原村种草莓效益好,租地开始种草莓,但是起步太晚,租金也高,最后亏损了。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经常有外省人打听租地,最近地价太高,很少有人打听了”。

趋势

产业扶持+土地流转小草莓成为大产业

85后王博是五台东甘村本地人,以前在外面工作,近几年才回村里,在家门口就业。

王博说,以前村里青壮劳力去外省打工,如今大部分都在本地就业,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里。”王博举例说,土地流转给别人种草莓,一亩地租金一千多。比如他家,如今每年租地能领租金4000多,自己在草莓园打工,一个月工资两千多,一年赚两万多,而且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

华商报记者到种植园采访时,正好遇到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草莓研究室主任、高级农艺师李军见等专家在大棚里指导。据李军见介绍,环山路附近还有很多草莓种植基地,长安草莓占西安草莓种植面积的80%,正逐步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学技术。正逐步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学技术。

长安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达会广介绍,近些年来长安草莓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持续增加,长安草莓不再是简单农产品,已成为观光旅游、创意文化的载体,“小草莓已成为大产业”。

有专家分析,草莓产业正是在产业扶持+土地流转的利好之下,最近几年才表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前景,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有力推手。

思考

农民不光低头种地还要抬头看大势

当地农民自己不种草莓,却租赁给南方人种草莓。看到南方人种草莓发了财,自己也开始种植草莓。专家如何看待这种特殊现象?

有业内专家认为,南方人正是看到了土地流转政策带来的机会,组团来到西安种草莓。当时,西安本村民根本没有看到种草莓致富这个机会。当本地人看到这些南方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种草莓发财的时候,也开始进入。这时候,当地政府通过产业扶持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小草莓成为大产业,带动本地人致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说,“资本下乡,投资现代农业是好事,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必由之路。”,有些农户长期在外打工,不少土地无人耕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土地流转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愿种地的人到外面打工,愿意种地的人在家乡干活,培养以家庭为主的职业农民。正如85后王博所说“咱这边乡亲们挺勤快,就是思路跟不上,必须学技能、改变观念。”

陕西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康认为,随着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资本作为改变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方式的重要力量,不断流向农业农村是可喜现象。但是,在看到资本对农村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通过制度设计约束资本的行为。他说,农民不光低头种地,还要抬头了解经济形势,市场新需求。西安周边土地富裕、交通方便的村子,不妨学外省人,合法合理前提下在土地上面做文章。 华商报记者 黄涛 文/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