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2年首批浦东大闸蟹开捕。

尽管天气明显转凉,但忙碌的捕蟹人和望眼欲穿的食客,还是把整个蟹塘搅动得热气腾腾。

食客里不乏摩拳擦掌的老饕,谙熟蟹的口味。不过,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明就里的围观者和记者一样,心里憋着一句想问却不好意思问的话:上海的蟹,能比阳澄湖的好吗?

显而易见,如果把阳澄湖大闸蟹比作河蟹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要在全国其他的河蟹产地找出第二高峰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但要说起全国范围内消费蟹的第一大户,上海却当仁不让。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上海平均每年的蟹消费量占到全国的10%。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声名鹊起,据说也和靠近上海市场有关系。

然而,上海养蟹20年的故事,很多上海人自己并不知道。

“大市场”和“迟到的人”

上海人爱吃蟹到什么程度?坊间有一个现实主义笑话,阳澄湖的蟹全部供应上海,平均每个上海人分不到一只。如果再考虑到阳澄湖养蟹水域面积的逐年收缩,那就更是需大于供了。

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局面,早在20年前,上海已经是最大的蟹消费市场。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约10%的成蟹,最终流向了上海市民的餐桌,以至于业内普遍认为阳澄湖大闸蟹得以脱颖而出的两个主因,一个是水环境适宜,另一个就是离上海“大市场”足够近。

可这么大的市场,却没有第一时间成就本地蟹农。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上海市河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成辉告诉记者,一直到本世纪初,上海还是以养殖扣蟹为主,也就是俗称的“小蟹苗”。“上海当时唯一饲养的本地成蟹只有崇明的老毛蟹,但产量不高,市场效果也不好。”

王成辉分析个中缘由,认为在20年前的产业体系中,上海还没有形成养殖成蟹的市场意识,很多技术的突破也都专注在扣蟹身上。而成蟹更高的附加值是随着国内其他养殖区域普遍盈利后,才逐渐被上海本地蟹农感知到的。

2007年前后,松江大量出现养殖成蟹的合作社和农户。又过了3年,上海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出“把蟹养大”的目标。自此,上海越来越多涉农区开始引进上海海洋大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河蟹品种“江海21”,并逐步向市场推出各具特色的本地蟹。“松江的泖蟹,崇明的清水蟹,现在都颇有名气了……上海也形成了崇明、松江、宝山、浦东四足鼎立,青浦、金山两翼协同的养蟹局面。”王成辉说。

浦东大闸蟹的正式登场是在2016年前后。彼时的“江海21”,作为上海本地大闸蟹的优质品种,已历经多年选育。而大闸蟹产业体系也逐步趋于成熟,“良好的池塘环境,再加上良种、良法、良人(优秀技术人员)加持,浦东大闸蟹正是在我们提出的‘四良’河蟹产业方针之下,走上了一条高品质的发展道路。现在来看,起步虽晚,发展却很有势头。”王成辉说。

现在我们已很难确知,在20年前的上海,究竟是市场倒逼成蟹养殖的出现,还是技术进步把本地蟹推向历史舞台,总之,“迟到的人”终于还是搭上了“大市场”的发展快车,逐渐改变着上海人餐桌上的“吃蟹格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