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龙胆人工育苗技术
珍珠龙胆人工育苗技术
潘荣华等
石斑鱼肉质肥美鲜嫩,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赞誉,被奉为上等佳肴,是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石斑鱼的养殖总产量18万t,而珍珠龙胆占据石斑鱼养殖量的70%以上。珍珠龙胆是以鞍带石斑鱼(俗称龙趸)为父本、棕点石斑鱼(俗称老虎斑)为母本进行杂交而获得的杂交种,又称龙虎斑或珍珠斑;通过杂交,获得父本较快的生长速度和母本抗病能力强两方面的优势,经济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育苗存活率普遍较低,已成为限制推广养殖的主要因素。笔者根据珍珠龙胆人工育苗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提高石斑鱼人工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硬件和水质
池塘选用黑膜池,面积2亩,水位最高可加到2.6m。池壁四周不破损,池底有坡度流向池心,池心不漏水,进排水便利。水质指标要求水温23℃以上;pH值7.8~8.3;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盐度26‰~28‰;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重金属等含量低于养殖标准。
1.2 动物性饵料生物培养
采用面积3亩的池塘1口,利用鸡粪发酵,进行轮虫、桡足类等动物性饵料生物的单种优势种定向规模化培养,以保证珍珠龙胆鱼苗饵料的需要。
1.3 前期水处理
池塘首先要清塘,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再暴晒7~10d,然后进水10~20cm,每亩泼洒漂白粉30kg或生石灰60kg进行消毒。消毒后排掉池塘水,适当进水冲刷2~3次即可。进水采用15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所用的水源经过砂滤池和沉淀池,进水完成后,每亩泼洒漂白粉20~30g/m 3 进行水体消毒,打开增氧机,充分曝气。第2d每亩泼洒500mL有机酸进行解毒。解毒后,每亩泼洒1,000mL浓缩小球藻液补充藻种,小球藻液来源于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863基地,并泼洒 氨基酸肥水膏补充营养盐,水色起来后,适当补充小球藻,追加氨基酸肥水膏,维持水色稳定。
1.4 受精卵孵化与管理
在池塘水面上做一个孵化装置,孵化装置用直径110mm PVC管做框架(300cm×300cm×1.2cm),嵌入彩条布孵化袋(290cm×290cm×1.1cm),固定其四角。孵化架上方要搭建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增氧系统由气泵、PVC硬管、橡胶软管和气石等配件组成,同时在池塘4个角落各放1个纳米盘进行增氧;配备水车2台,功率1~1.5kW。受精卵孵化当天早上往孵化袋中注入消毒处理后新鲜的海水1m,孵化袋平均布置9个气石以上,同时四角各放1个,持续充氧。选择良好天气,水温23℃以上下卵,珍珠龙胆受精卵购自海南林凯育苗场,1kg鱼卵。鱼卵袋到场后,先用高锰酸钾5g/m 3 消毒袋子表面,冲洗干净后,放入孵化水中浸泡15min,再缓缓将受精卵放入孵化袋水中。调气以刚好能将受精卵打起为宜。每隔2~3h,用烧杯查看孵化程度。孵出仔鱼后,及时调小气量保持微充气;在孵化袋四角各打1杯,计数其中仔鱼并估算总量。
1.5 鱼苗培育
布卵第3d早上,仔鱼生长发育形成口裂和眼点,能自由游动和有摄食动作。此时解开孵化袋,让鱼苗自然进入池塘。开袋前1h,每亩泼洒500g VC,缓解仔鱼应激。开袋后第1~13d,从专门培养轮虫的轮虫塘,通过水泵,套200目筛绢网抽取过滤,收集轮虫和小型桡足类(幼体)进行投喂,每天投喂6~8 次,维持池塘水体中轮虫密度3~10个/mL。第14~23d,此阶段以桡足类为主,逐渐增加其投喂量,从而减少轮虫的投喂量。第24d后可配合投喂冰鲜桡足类、枝角类、丰年虫及微胶囊配合饲料进行投喂,直至完全收刺,可以拉网起塘。
1.6 水质管理
开袋第1~12d,不补充水,12日龄以后,开始缓慢补充新水。用红糖1,000g+芽孢菌500g调节pH值,活化8h后全池泼洒。烧杯取样计数动物饵料若少于100个,追肥加鳗鱼粉5,000g+氨基酸肥2,500g。补充新水前,每亩全池泼洒VC 500g;使用芽孢杆菌50g/亩来促进氮循环,可延长肥水效果。育苗中后期水质会变清,容易长青苔,会影响育苗成活率,通过每天不断的补充小球藻水,培藻素5kg/亩,益生菌5kg/亩进行肥水稳水。
2 结果
本次试验主要是做冬棚苗,从2021年12月7日~2022年1月20号, 进行了珍珠龙胆石斑苗种生产试验,在试验过程中投放受精卵1kg培育出2~3cm以上苗种8万尾,成活率约8%,成活率一般。但冬棚苗价格较好,为1.8元/尾,产值有1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3 讨论与分析
3.1 水质与池塘条件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水温为23℃以上,盐度20‰以上,这是育苗需要的基本水质条件。池塘是否漏水也间接影响了育苗成活率。在本次试验中,池塘出现漏水情况,每天水位少10cm左右,导致每天需要慢慢地往池塘中进水,水质透明度一直在60~80cm,育苗中后期,池底容易青苔。人工打捞青苔时,发现青苔上挂有死的鱼苗,出现损耗。因此,池塘漏水,需要不断补充水分,导致水清,水色难以肥起来,透明度高,池底长青苔后,苗出现死亡,导致育苗成活率下降。
3.2 基础生物饵料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基础生物饵料是否充足极大影响了育苗的成活率。投饵量根据仔、稚、幼鱼的胃肠饱满度、残饵量的多少而定,按少量多次,鱼苗能够饱食的原则投喂。投喂轮虫开口,密度3~10个/mL;4~12日龄仔鱼投喂个体较大的轮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 密度分别为10~15个/mL和2~3个/mL。每天取样观察水中饵料数量是否充足。同时,晚上还取培育的鱼苗镜检,观察饱食情况以作调整。在本次试验中,13~23日龄的仔鱼主要是以桡足类为主,原本外塘培育的轮虫塘,桡足类太少,已无法满足需要。只能外购来保证仔鱼摄食,但外购受天气、市场影响,无法供应桡足类时,接下来的几个晚上取样观察,就会发现仔鱼的密度有所减少。所以仔鱼摄食的饵料必须保证充足,否则影响成活率。基础生物饵料除了以上的动物性饵料之外,还有植物性饵料。如小球藻,因为轮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不能满足仔鱼的营养需要,在投喂前应进行强化培育,而小球藻细胞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非常适合轮虫的营养强化。另外小球藻还可以起到肥水,调水的作用。小球藻作为基础生物饵料,在人工育苗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石斑鱼的人工育苗所需要的基础生物饵料最好都是自己培育并准备充足,才能为提高育苗成活率提供基础。
3.3 受精卵质量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受精卵的质量直接关系育苗的成败。石斑鱼鱼卵一般为非黏性圆球形透明无色的浮性卵,品质好的鱼卵表观上无色透明、浮在水面或上表层、有光泽、粒径均匀、整齐;镜检发现颗粒饱满、胚胎发育正常、卵核偏移到一极而不是在中央;重要的是需要PCR检测,不携带病毒。如果携带了神经坏死病毒或虹彩病毒,育苗成功几率极低。受精卵的质量还会影响到仔鱼开口。在4~10日龄,育苗成活率会出现大幅降低的情况。有报道显示,孵化7d,石斑鱼仔鱼存活率小于10%,严重的会出现100%死亡的情况。最主要原因是卵质不好,导致先天性畸形,影响了开口摄食,而无法开口摄食,仔鱼就很难从内源性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当内源性营养耗尽时,仔鱼就会100%死亡,这就极大影响了人工育苗的成活率。
3.4 培育管理对育苗成活率的影响
管理是否到位关系到育苗的成活率。在孵化后12~15d左右,这时仔鱼已经长出背棘和腹棘,俗称发翅;有时候人用手电筒照到仔鱼稍微久一点,就会观察到鱼在水面打转后暴毙。因为这个阶段的鱼器官和外部形态有了进一步发育,会产生很多粘液,对外界应激大;因趋光聚集,密度大缺氧。因此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提前在仔鱼容易聚集的地方,如池塘四个角,楼梯口、池边都需要提前装好气石,提前打气将鱼苗吹散开,另外禁止用强光观察鱼苗。在孵化后20~40d左右,这个阶段俗称“收翅”,也会出现仔鱼死亡的情况。分析原因一个是水质不好,氨氮亚盐很高;另一个原因是鱼苗太多,收翅阶段已经开始自相残杀;最后就是病毒性疾病,神经坏死病毒从受精卵开始就有机会进入生产系统,所以PCR检测受精卵及投进去的饵料是否带有病毒是多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鱼苗培育管理需要细心到位,才能有高的成活率。
4 结论
笔者通过珍珠龙胆人工育苗的生产试验进行总结,良好的水质与池塘条件,充足的基础生物饵料,优质的受精卵,细心到位的培育管理,有助于提高育苗的成活率,促进石斑鱼产业的发展。
请关注,点击我的头像进入个人主页可以查看我的更多作品,今日头条会对关注者推送我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