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人,他原本是省厅的副处级干部,却自愿回到农村老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并且一呆就是13年。他的父亲在村委会看大门十几年,他一分钱工资也不给父亲发,会计前脚偷偷给父亲2000块钱工资,他后脚就借走了.......女儿突发阑尾炎要做手术,他在村里的井下施工,医生见到他劈头盖脸一顿训斥:“什么事能比孩子的命更重要?”为了怕连累妻子,他在妻子生日当天提出了离婚。
副处级干部回村,村民们议论纷纷
他叫时占经,出生在赞皇县行乐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因这个村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外出讨饭就成了乡亲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在他童年的记忆里,能吃上一顿不搀菜的玉米面窝窝头就是最大的愿望。
1974年,十九岁的时占经被推荐到承德医专去上学,这是行乐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高兴得奔走相告,路费是乡亲们自发赞助的,这家三毛,那家一毛,湊了整整120元。母亲把这些钱数了一遍又一遍,用颤抖的手给他缝进贴身衣兜,眼含热泪说:“儿啊,以后有了出息,千万不要忘了村里的乡亲们。”时占经记住了母亲的话,也懂得了这份人情的分量。
大学毕业后时占经被分配到省直卫生系统,他在省城有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家,成了真正的城里人。每年春节他带着妻子女儿回家过年,看到乡亲们还过着穷日子,这让他的良心非常不安。
时占经觉得省城不缺他一个副处级干部,而农村缺少一个挑大梁的人。于是1992年春节之后,他向组织递交了申请,要求停薪留职三年,回家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那会儿刚满38岁,是省直卫生系统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这抉择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领导、妻子、同学朋友甚至他的父母都不理解他,但他还是毅然回到了行乐村。乡亲们见到他都议论纷纷,父母为逼他回去,把他的行李扔出门外。
时占经干脆住进了村委会简陋的办公室,半袋面粉,一只小铁锅,就算安了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时占经对村里的情况已胸有成竹。他认为只有壮大集体经济,才能减轻农民的负担。于是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帮村里建轴承厂,等村里有了钱,再开发荒山,打井栽树,逐步形成良性循环,走生态文明致富的道路。
为把轴承厂尽快办起来,时占经跑资金,跑设备,跑手续,好不容易把手续都办齐了,却没人愿意跟他干。从建厂房开始,他就住进了工地的窝棚,一连几天喝的是白菜汤,啃的是凉馒头。当时正是寒冬腊月,晚上窝棚四处透风他冻得睡不着,就起来在工地上转着圈跑步,直到身上发热为止。村民被感动了,觉得他是真心想为村里办事。
1994年2月,时占经正式担任了行乐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同年5月,轴承厂顺利投产并见了成效,这下村里人对他的看法开始转变,觉得他有能力为村里办成事。时占经抓住有利时机,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和“两委”班子一起,很快制订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铺开了荒山开发、办企业、养殖、打井、修路、建学校的综合战场,山、水、林、田、路整体治理。
时占经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赢得的是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从开发荒山、栽枣树、打水井、建轴承厂、扶植养殖户和民营企业这些具体事实中,乡亲们理解了他,也离不开他了。
他把村里鼓捣富了,把家里折腾穷了
时占经当村干部,乡亲们受了益,亲人们倒了霉。弟弟给父母的15000元养老费都被他借走给村里打井用了,父母存在面粉厂的1000公斤面粉、5000公斤小麦都被他招待公务用了;父亲为盖房攒下的木料和院里的五棵梧桐树,他都拉走给学校和轴承厂做了桌椅板凳。为建轴承厂借二妹家四万元钱至今还不上,为打井用了三妹家8000元的水泥没钱还。提到这些,他的父亲感慨地说:“他回来这几年,把村里鼓捣富了,把俺家给折腾穷了。我在村委会帮着看了十来年的大门,按给别人的工钱,也欠我好几万了吧,他一分也不给我,别人看不过去了,说不管多少吧,总不能让老人白干,会计傍黑的时候给我发2000块钱工资,吃过晚饭他又借走了,说是买炸药急着用。自己的儿子,不帮他咋着?看着他受憋遭难,挺心疼,再说了,他又不是去干坏事。
时占经的父母
时占经的二妹说到大哥心疼多于埋怨:“我大哥回村这几年,连身像样的衣服都舍不得买。平时穿的鞋,都是我和大姐给他做。去年冬天,我说大哥你花170块钱买双皮棉鞋吧,穿着舒服也暖和,村里人还买呢。他说买那么贵的鞋干吗?跑到集上50块钱买回两双,还说下井两双可以换着穿,更实惠。最难的时候他连盒烟都买不起,跟村里的老头儿们要烟叶卷喇叭头抽。我爱人赶紧买上两条烟,让孩子给他送去。”
时占经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苦了自己,得罪了亲戚。亲人们聚到一起就数落他的不是。那一年他去给三姑拜年,刚要磕头,三姑就阴沉着脸来了一句:“磕什么头啊,先说借我家那5000块钱啥时候还吧。”
每年的春节是时占经的难关,为了躲债,他不敢下山和亲人们团圆,只好一个人在山上的工棚里用高音喇叭给乡亲们拜年。看着山下家家户户亮起的灯火,听着新年喜庆的鞭炮,时占经心里阵阵发酸,他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亲戚们,更对不起妻子和女儿。
那一年,女儿在高考之前突发急性阑尾炎,妻子半夜一个人把她送进医院,医生诊断后说需要马上做手术。妻子慌忙给时占经打传呼让他回来,一遍又一遍,就是没有回音。女儿疼得满头大汗,脸色煞白。主治医生说,不能再等了,再拖延时间很有可能出现并发症那样就有生命危险了。当妻子用颤抖的手在手术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真正感到这个家有丈夫和没有差不多。
女儿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眼晴还在四下寻觅,她多么希望爸爸突然出现在面前,哪怕只看一眼,也会给她极大的安慰,可她失望了。
当女儿手术做完之后,时占经才匆匆忙忙赶到医院,还没等妻子发火,主治医生先是劈头盖脸一阵训斥:“有你这样当父亲的没有?什么事能比孩子的命更重要?”女护土怀着对女人的极大同情,愤愤不平地说:“真没见过这样不顾家的男人,要是我早把他踹了!”
面对医生护士和亲人们的斥责,时占经觉得什么样的解释都是多余的。他无限愧疚地走到女儿病床前,俯身攥着她的手,轻声问句:刀口疼不?女儿没理他,把手抽了出来。他含泪给女儿道歉:“孩子,对不起,爸爸正在井下施工,没有看到你妈妈的传呼。”眼泪顺着女儿的眼角流淌了下来。
时占经不是一个薄情寡义的人,他爱妻子,更爱女儿,可他更明白,没有这样的付出,他的家乡就不能富裕,没有众多人做出这样的牺牲,“三农”问题的解决就是一句空话。
为不拖累妻子,他提出要跟妻子离婚
时占经最初办停薪留职是三年,没想到八年过去了,回城的日子一拖再拖。妻子忍无可忍,给他留了一句话:“是办恢复公职手续,还是办离婚手续,你想通了给我回话。”
时占经动了心。他想,自己在村里没有户口,在城市没有公职,两头够不着,有个灾灾病病的,不是给妻子和女儿找麻烦吗?这时候回去,对组织、对亲人、对村民都是一个很好的交代。
时占经要走了,消息一传出,村民们顿时急了,他们奔走相告,商量着如何如何把他留下来,后来大伙给县里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请愿书,请求让时占经留下。
当年,行乐村连刚满月的孩子算上,总共才有860人,在请愿书上签名摁手印的就有458人。
县委书记看到密密麻麻的签名和血红的手印时,被感动了。他找到了时占经,亲手把这封信放在了他的面前。
时占经正准备回城的时候看到这份请愿书,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他决定留下来。
做出这个决定,时占经不知道怎样面对妻子。他选择了妻子生日这天回家,他准备给妻子好好过最后一个生日,然后离婚。妻子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媳妇,这些年被自己拖累得不轻,不能让她跟着自己再受罪了。
听了他的打算,姚瑞珍再也忍不住了,跑进卧室嚎啕大哭。她彻底明白了,自己再不可能把丈夫拉回来,他已经和行乐村的乡亲们熔为一体了。姚瑞珍最终没有和时占经离婚,她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丈夫除了不顾家, 还真是没有什么毛病。他不顾这个小家,是为了顾行乐村那个大家呀。
时占经的妻子
摘掉了特困村帽子,村民们对他充满感激
行乐村在以时占经为首的村领导班子带领下,1996年顺利摘掉了特困村的帽子,人均收入达到了1200元。
残疾人时志国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把时占经回村十多年帮村民致富的事迹编成顺口溜写在纸上,见人就发。他说:“人总得讲良心,我一个过去只能拉棍子要饭的残疾人,现在过上了好日子。我别的干不了,就这点儿心意,不写出来睡不着觉。
尾声
如今六十三岁的时占经仍一如既往地在行乐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忙碌着。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已参加工作,眼界的开阔让她理解了父亲当初的抉择。妻子已经退休,大部分时间在行乐村与他相伴。亲人的理解和包容,让他感到由衷的幸福。
■本文改编自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追梦者之歌》之《天地良心》,作者:周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