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系列报道

获奖项目:“新优质学校”课程教学变革及支持系统

获奖等级:一等奖

漆画挂上了教学楼走廊,纸艺、绳艺成为不少学生的拿手绝活,架子鼓队不时在学校和社区舞台绽放异彩……地处上海杨浦、宝山、虹口三区交界的三门中学,起步不算高,发展势头却一年比一年好。得益于新优质项目,三门中学注重培育学生高阶思维,学业负担变轻了,各种文体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从2011年开始,上海实施“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委托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开展研究,提供专业指导服务。项目学校打破“等、靠、要”思维,在专业机构指导引领下实现自主创新发展,上海由此走出一条借助第三方力量为公办学校“抬高底部”的教育发展新路。

借助第三方力量,抬高公办校“底部”

公办学校如何走出追求升学率排名的误区?如何打破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魔咒?2011年,“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应运而生。

上海市教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开展此项目。2015年,上海教科院普教所与普陀区教育局共同成立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政府向作为第三方的研究所购买服务,为项目校提质赋能。

在项目学校的推荐方面,“新优质”重点关注义务教育阶段不挑选生源、不集聚资源、不争抢排名的普通公办学校,接近于老百姓眼中的“底部学校”。首批市级新优质项目学校有43所,后来增加到94所。

新优质项目实施推进中,不追求给学校命名、挂牌、表彰,也不是给予特殊的资源,而是向学校注入专业智慧,以项目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教育系统内部的主动作为和专业自觉。

项目组提炼出“新优质学校”的核心理念,即回归育人本源,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个性,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王晶从2013年开始担任绿苑小学校长。她上任后不久,就被时任上海教科院普教所所长胡兴宏约见,要谈谈对于推进新优质项目的规划设想和行动方案。同批和她一起去的,还有其他六七个项目学校新任校长。

“当时觉得像一场面试,我从学校办学品质、教师教学品质、学生学习品质入手,以三方面的品质提高谋求‘新优质’,得到初步的认可。”王晶回忆。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表示,基层学校提升办学品质之难,就在于找准突破口,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专业机构可以发挥掌握理论前沿、概括抽象能力强的优势,帮助学校迈出关键一步。

寻找“最近发展区”,因地制宜求突破

加入新优质学校项目的学校都要丢掉“等、靠、要”的幻想,认同“三不三靠”的原则:不靠生源靠师资,不靠政策靠创新,不靠负担靠科学。

项目组通过进校调研指导、举办头脑风暴培训会、集群发展工作坊等方式,帮助每所项目学校寻找“最近发展区”,因地制宜寻求办学新突破。通过对43所学校进行地毯式调研走访,摸清每一所项目学校的家底。同时寻找学校发展能力上的不足,与学校一起思考“最近发展区”在哪里,一校一策谋求改进。

在新优质项目组的推动下,三门中学认真梳理面临的办学瓶颈。校长秦娟回忆说:“在绿色指标评估中,我们的学业质量认可度较高,可是睡眠指数、学习压力、补课指数、作业指数都表现欠佳,学生的高阶思维没有发挥出优势。”

从2012年开始,三门中学把思维培育作为教学中的着力点。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夏雪梅博士在该校蹲点半年,向教师们介绍国内外的思维研究理论。在她的帮助下,三门中学分年级、分科目探索教材中的思维训练元素,包括分类思维、批判思维、逻辑思维等。

比如在批判思维的训练中,同一道题,不是教师讲完就结束了,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解法、怎样的解法会更好?秦娟说,教师们不断磨合,这些思维逐渐成为教学习惯,慢慢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提高学习品质。

项目组基于对各学校“家底”的充分认识,将面临问题相近的学校聚合在一起,开发出“智慧传递”与“预见未来”两种设计策略。

其中,“智慧传递”侧重于帮助学校梳理已有办学经验,在伙伴校之间分享,增强信心和自豪感;“预见未来”重在发现瓶颈问题,探索符合新优质学校理念、符合学校实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目前,项目组形成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学与教变革、领导管理与文化4个集群,各包含若干所项目学校,不定期举办研修工作坊。

绿苑小学加入领导管理与文化集群,2018年5月和12月分别承办“数据驱动的学校领导与决策”研修坊,分享借助数字化教学管理增进办学内涵的经验做法,引发更多学校在同一领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激起学校内生动力,师生家长各有获得感

这些年,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被纳入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成为新时期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引擎。新优质学校项目建设的成效逐渐显现,学校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办学质量提高了,教师、学生、家长各有获得感。

根据对新优质学校课程“聚焦育人、惠及全体、系统回应、涵育素养”要求的理解,绿苑小学于2015年推出“玩转地球”课程。在4月的第三周,学校停下正常教学,学生可跟随家长到各地研学旅行,认识世界和中国。此后,每年4月的第三周成为“玩转地球”课程时间,学校分别设置“寻根”“跟着课本去旅行”等主题,让学生放心去飞。2019年的活动主题是“你好,一带一路”。

绿苑小学五年级(2)班学生吴淞薇4年分别去了桂林、西安、泰国和日本游学。她说:“我特别喜欢‘玩转地球’课,在泰国我们给大象喂食、看它洗澡,感受到人类属于地球,而不是地球属于人类,应该与动物友好相处。”

教师还是那些教师,学生还是周边社区的学生,绿苑小学这几年却大变模样,办学内涵的“里子”有了,作为社会形象的“面子”也有了。2013年,王晶初任校长时,一年级有5个班,到2018年秋季学期,一年级已增加到7个班。

“思维培育项目为我们的办学注入了新活力。从绿色指标评估看,学业成绩提升了,课业负担减轻了。学生在课堂上开口更自信了,各种兴趣社团活动发展起来,学校充满生机,也更多地受到家长们的喜爱。”秦娟说。

2017年上海市绿色指标评估结果显示,94所新优质项目校在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学业成绩个体间均衡指数的表现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批“底部校”成长起来,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校长、教师们更有了自豪的底气。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