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处了解到,经过三年建设,源城区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有序高效发展成果显著,辐射带动源城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速转型升级。

产业园以源城区埔前镇为核心区,源南镇及上城、新江、东埔、源西、高埔岗5个街道为辐射区,总面积340.8平方公里。

截至2020年,产业园内种植蔬菜瓜果总面积达13500亩,其中规模种植达4500亩,新增大棚105亩,产量约1.417吨。

蔬果无土栽培无农药无重金属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河源市源城区就是香港和深圳等城市的蔬菜供应地。

2019年,源城区获批建设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该区升级规模化种植基地、集聚优质生产要素、加快蔬菜知名品牌创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产业园按照“一心、两区、一带”布局进行规划建设——“一心”指蔬菜科技研发展示中心;“两区”指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区、现代化蔬菜加工物流区;“一带”为农旅融合观光带。

作为春沐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产业园的牵头企业,河源弘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稼农业)在埔前镇群山之间建造了名为“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场”的华南锯齿形植物智能温室。

南方地区种植业_南方农业种植致富_南方种植农作物

“春沐源”智慧蔬果梦工厂。受访者供图

走进该智能温室,便能看到鲜嫩欲滴的波士顿奶油生菜、紫叶生菜、菠菜、空心菜等蔬菜瓜果在椰糠上生长茁壮生长。各类蔬果无需从土壤中获取养分,现代化设备输送科学调配的“营养液”保证了它们健康生长。

据介绍,该智能温室占地近200亩,由弘稼农业引进了荷兰、以色列等国家的先进农业种植、灌溉设备及温室设施。无土栽培的种植方式,有效利用了垂直空间及土地资源。和传统种菜相比,无土栽培能实现单位土地面积蔬菜产出量提升5到10倍,且保证产品无农药和重金属残留。

从该智能温室出产的春沐源樱桃番茄可谓是明星产品。技术人员优选荷兰瑞克斯旺番茄品种,采用比利时进口熊蜂进行授粉。别看它个头娇小,但风味浓郁,口口爆浆。目前,春沐源樱桃番茄已进驻华润Ole、百果园、盒马鲜生和沃尔玛等线上线下大型商超,在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均收获良好口碑。2020年,春沐源樱桃番茄代表河源农产品,正式入选广东省“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

南方农业种植致富_南方地区种植业_南方种植农作物

工人正在手工分拣春沐源樱桃番茄。受访者供图

三产融合助力群众奔康致富

据了解,产业园内16家经营主体与农民构建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通过“订单+保底收购、反租倒包、流转聘用”等机制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去年秋分,埔前镇陂角村举办“庆丰收·迎小康”农民丰收节活动,《丰收之歌》《说埔前,唱埔前》《中华繁花》等精彩歌舞、快板节目轮番上演。茶树菇、樱桃番茄等当地特色农产品齐聚“丰收街”,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产品展销、电商直播、亲子互动等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南方种植农作物_南方地区种植业_南方农业种植致富

埔前镇陂角村村民欢度丰收节。受访者供图

据悉,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打造以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为引领,以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庄为补充的“农业+旅游”格局,逐步融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复合型生态产业链,进一步加强农民利益联结,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

近年来,春沐源小镇,春沐·禾悦庄温泉酒店、蔬香公园等景点纷纷落户陂角村。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旅游业的兴旺带动了村里餐饮、住宿等产业的发展。目前陂角村共有6家民宿,7家农家乐。

南方种植农作物_南方地区种植业_南方农业种植致富

占地200多亩的蔬香公园,吸引了众多河源市民前往游玩体验。黄赞福 摄

“今年春节假期,陂角村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平均每天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万元。”站在新建的陂角村村委会办公大楼前,埔前镇陂角村书记罗应良向笔者说道。

通过土地租让等方式,产业园内农民2020年共增收380多万元,260户贫困户共增加收入超过68万元。2020年,产业园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共带动828人就业,带动农户4145户。当地农民就业增收2300万元以上,户均年增收6600元。

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

“电商+农旅”助力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双头村是省定贫困村,由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对口帮扶。多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措并举,在2017年5月建立了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成为河源市首个村级电子商务园,也是源城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创业园把电子商务创新扶贫与农村旅游产业扶贫深度融合,不仅筑起一条“电商+农旅”的乡村振兴致富路,还有效带动了村民创业就业,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长。

截至2020年9月,该创业园产值超过1865万元,已签订入园的团队、企业共39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12家,股份有限公司1家,合作社1家,直接带动双头村31名贫困户创业就业,间接带动235人就业。

特产品“触电” 打开村民“致富门”

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作为广东省首家农村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不仅为村民打开了“致富门”,还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及助推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让“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农特产品直达客户手中,拓展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销量。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电商对于我市消费和脱贫攻坚的促进作用更是展现无遗。

“粉丝亲们,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素食魔芋酱,李运青对这款魔芋酱比较熟悉,下面由他来介绍一下。”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的直播主持人和贫困户李运青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农特产品。该村创业园通过电销我市霸王花米排粉、猕猴桃、无花果、双头村水果木瓜等农特产品,为河源市深入实施电商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农特产品销路,掀起了消费扶贫的热潮,实现村集体经济持续增收。据统计,2019年,该创业园盈利26万元,为当地贫困户分红13万多元,户均增收3939元。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营业额仍达200多万元。

南方农业种植致富_南方地区种植业_南方种植农作物

李运青(右)在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里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农特产品。肖斌 摄

“我在创业园兼任淘宝跟微电商的客服,每月工资2000多元。扶贫工作队还安排我妈妈做村里的保洁员,我姐姐在双头村小学教书,创业园每年都有分红,我家每年人均收入达2.5万多元。”贫困户李运青说。他今年29岁,从小体弱多病,先后做了7次手术,2020年3月份还做了一次神经纤维瘤手术,家里因给他看病而花销巨大。扶贫前,他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000多元。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扶贫工作队安排他到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工作,还给他家创业分红,给他妈妈安排工作,现在一家人生活越过越红火。此外,李运青还开了一家叫“河源东江特产”的网店,在线销售矿泉水、辣椒酱等特产。谈及扶贫带来的变化,李运青脸上写满了笑容。

“经过我们这几年精心运营,参与创业园工作的贫困户的收入每年在递增,去年每户贫困户分红有3939元。”双头村村委委员、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总经理刘伟雄介绍说,创业园是广东省首家农村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目前已签订入园的团队、企业共39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12家,股份有限公司1家,合作社1家。创业园直接带动双头村31名贫困户创业就业,间接带动235人就业。项目2017年、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达8.1万元、24.1万元、26万元,做到了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全覆盖”。

据悉,创业园建成后,运营团队巧用电商扶农助农,通过淘宝、微商、直播等平台推广营销,为双头村和周边村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着河源霸王花米排粉、和平县猕猴桃、坪围村无花果、双头村葡萄、香蕉醋饮料、绿洲魔芋食品、连平县鹰嘴蜜桃等农特产品纷纷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去”,双头双创电子商务创业园成为精准脱贫的“新利器”。

“创业园在2017年还被评为‘河源市市级众创空间’,在2018年被评为‘广东省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和‘河源扶贫工作坊’。接下来,我们还计划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星创天地’。”双头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张越超信心满满地说。

加快“农旅”融合发展 不断推进乡村振兴

双头村水果采摘园是精准扶贫产业项目,从2019年1月开始实施,由双头村委会委托源城区大望陂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电商平台+观光”经营模式,园区面积14.46万平方米,地势平坦,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交通条件良好。目前,该园种植有阳光玫瑰葡萄、早夏葡萄、甜蜜蓝宝石葡萄、无籽沃柑、百香果、牛油果、释迦果、桑果、八月瓜等多种特色水果。每到水果成熟季节,就会掀起农业乡村旅游的热潮,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带动乡村振兴整体推进,实现以“产业优”促进“百姓富”。

在双头村的水果采摘园,笔者见到10多名村民、贫困户正在园里劳作。“多亏了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贫困户李锦鲜介绍说,她是从贫困家庭走出来的“90后”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村就业。以前,她妈妈江育娴靠打点零工供两个孩子上学,生活比较艰苦。通过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扶,她家在2017年进行了危房改造,一家人开心地住进了新房。她现在担任水果采摘园负责人,月收入有5000多元。江育娴在电商创业园做保洁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去年,她家的家庭年收入有10万多元。

据介绍,双头村运营团队创新水果采摘园发展模式,利用果树种植园和丰富的品种资源,向游客尤其是青年学生展示现代化的栽培管理技术,发展科普教育游;利用农庄、果品、土特产及依附的田园风光,吸引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物”,还可在果园亲自动手,体验果树的嫁接、修剪、疏花、套袋等农事活动,丰富游客对农事活动的了解;水果采摘园还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如赏花节、摄影书画比赛、水果节等项目,开展节庆文化游等活动,加快“农旅”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9月,园区各类水果年产量达到15万公斤,吸引游客近11万人次,实现收入22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636元。

“待到水果采摘园水果成熟季节,双头村以乡村旅游为脱贫攻坚提供内生动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游客到水果采摘园里采摘水果、踏青游玩。”张越超说,接下来,将全力做好乡村旅游文章,依托农业优势项目,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产业,拓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等功能,加入研学科普、农耕体验文化、钓鱼、草地娱乐、农家乐、自助烧烤等项目,带动吃、住、购、娱等产业延伸发展。随着水果采摘园、产学研基地、钓鱼休闲区、大望陂农庄、农产品体检中心的投入使用,创业园已从单一的电商向“电商+”转变,实现多元化发展,“电商+农旅”助力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

【策划/统筹】贺远峰 蒋才虎 欧阳海帆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熊祥鑫 通讯员 黄凯 周珊珊

【作者】 熊祥鑫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