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鑫:我在每日农经栏目实习有一段时间了,通过实践学到了课本以外不少的知识,也了解了很多具有特色的农产品,真是受益匪浅呀。
邢堡任:进步不少啊,那我还真得考考你。
闫鑫:这不就是个南瓜,谁都认识。
邢堡任:爱吃吗?
闫鑫:说实话,我非常喜欢吃南瓜。
邢堡任:那还愣着干吗?快吃呀。
闫鑫:开什么玩笑,这生南瓜怎么吃呀。
邢堡任:看好了 !
闫鑫:原来是用南瓜做的餐具。
南瓜做餐具,这事儿还真新鲜。这个用南瓜做的汤碗还不算什么,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邢堡任:您瞧,这碗、 盘子 、茶杯、 酒杯, 甚至勺子都是用南瓜制作的。
除了筷子外,几乎所有常见的餐具都能用南瓜雕刻出来。这些自然、美观、具有实用性的一次性南瓜餐具让消费者们大饱眼福。
消费者:好看、 好玩, 就像玩具一样。
消费者:挺有意思。
那么,这些做餐具的南瓜是不是很特别,它们会是什么南瓜做成的呢?
延庆县某农庄负责人 姜丽娟:像这种瓜的形状,我们可以把它雕刻成船。你看它的形状是不是很像一个水壶 ?把这个盖切掉之后,在这儿掏个眼儿, 把瓜秧切下来一块做壶嘴儿。
她叫姜丽娟 是这家南瓜园的负责人之一,四年前在延庆县开始种植南瓜,在这儿搭建了1000多米得南瓜长廊,种了很多种不同品种的南瓜。到了收获的季节 ,圆的、长的、带花纹的、疙瘩球样儿的南瓜陆续成熟。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本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姜丽娟却高兴不起来。
姜丽娟: 开始光想着种了,没想到销路 。
刚种出南瓜时,没想到这南瓜还能做餐具。虽然硕果累累,景色美观,但因为地处郊区,又没有什么知名度,所以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寥寥无几。
姜丽娟:于是我就想,将南瓜和艺术融入到一起 ,所以就将南瓜做成餐具 。
碰巧的是,庄园餐馆里有位厨师对菜品雕刻很在行,于是他们尝试着做出了第一批南瓜餐具。像红皮吊瓜、绿色长南瓜等食用南瓜比较适合做汤碗、盘子、茶壶等餐具。而像飞碟、地雷等观赏南瓜更适合做酒杯、茶杯、口碟、勺子等餐具了。
厨师 周继东:能做几十种餐具。
虽说能做餐具的南瓜品种很多,但是要想做出结实耐用的南瓜餐具那可是有讲究的。
田宇: 不能太软,太软了就做不出造型,也不牢固。
邢堡任:够结实的吧,这做餐具的南瓜基本上硬度和韧性都很过硬,因为这些南瓜不能熟透了,最多五六分熟就得摘下来加工餐具了。您瞧瞧,这熟透了的南瓜 。
熟透了的南瓜硬度不高,生一些的南瓜肉少、籽儿多更加结实适合做餐具。
厨师:你看看,这几个南瓜适合做什么?
邢堡任:这个适合做小碗,这个适合做酒杯,这个适合做勺子。
厨师:还真不错。
邢堡任:您给我们做一个?
邢堡任: 真像啊 ,南瓜汤勺,拿它来喝汤感觉一定不错。
不同的南瓜餐具造型配上不同形状的菜品搭配出美感又具美味的菜肴。像条状的肉粒黄秋葵适合用平一点花儿状的南瓜餐具来盛,造型更加美观。您瞧, 肉丸子跟乌龟造型的餐具搭配在一起是不是很有意思,这道菜名叫海王龙球,还有这雕刻成船形的南瓜餐具配上羊肉串儿的菜名叫草船借箭,是不是很有想象力呢?
消费者:这个南瓜绿色环保,很有艺术气息。
消费者:吃的是个心情。
消费者:外地来客人了 请他们感受一下。
厨师 周继东:几十元到一百多元的菜都有。
可是,用这些南瓜餐具来盛菜,跟别的菜味道会不会混到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