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你见过马铃薯的“爷爷”吗? 曲靖会泽这个大棚里藏着“致富经”
大棚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面对近10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曲靖市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城建设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晏廷勇指着规划图介绍,县里不仅把好的区位用来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还发展大棚蔬菜等产业让搬迁群众能够通过劳动致富。
大棚
在会泽县宝云街道华泥村,一个个蔬菜大棚顺着水泥路延伸开去,道成扶贫开发公司党工委副书记冯波介绍,现代化产业扶贫基地的建成,让搬迁进城安置户有了就业、自主创业的平台,目前整个基地占地5520亩,分为蔬菜育苗区、水培区、生产区和冷链物流区4个园区。
大棚
把被子盖在青花苗身上
午后的阳光透过大棚照射在青花苗上,在蔬菜育苗区,3名工人正在将种苗依次插入育苗盆,整整齐齐。
大棚内,棚架上挂着巨大的棉被,据介绍,太阳下山时,为了给青花苗保暖,工人会操作机器,将棚架上的棉被慢慢合拢,留住棚内的温度,等第二天早上日出时,又将棚架上的棉被慢慢打开,让阳光照射到青花苗。
青花苗在大棚里慢慢长大,最后将长成西兰花。
冯波介绍,整个基地主要种植叶菜,每年可以种植5茬,每亩每茬的产量是2.8吨,年产量7万吨左右,平均每天销量200吨左右,按照每吨1600元计算,整个基地年产值在1.2亿元左右。种植的意大利生菜、上海青等20余个菜品还会销往香港、广东、湖北、湖南等地。
实验室
马铃薯的“爷爷”只有指甲壳大
在马铃薯苗培育车间里,育苗经过转接,在培养皿里生长。这些育苗的生命十分脆弱,想要接近它们,工人自身必须进行消毒。
大棚
据介绍,马铃薯苗在瓶子内培育出来后,栽种出原原种。工人向记者展示了马铃薯的原原种,只有指甲壳大小,“这就是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马铃薯的爷爷”。
“原原种种植一年后长出原种,原种种植一年长出一级种,如果一级种个头小的话再种一年长成二级种,一级种、二级种种植出来的马铃薯就是市面上销售的马铃薯。”大棚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三至四年是一个种植周期,期间马铃薯会变多、变大,最后种出来的马铃薯品质较好,产量也会增加。
实验室
“三笔收入”保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新生活
据了解,产业扶贫基地可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3800余人的常年性和季节性务工需求,主要从事基地管护、打地、栽菜、砍菜、挑菜、分拣包装等工种,每人每天有80元-100元收入,人均每年至少可实现务工收入1.6万元以上。“打地每天可以赚400元钱,但是非常辛苦。”冯波说。
曲靖会泽这个大棚里藏着“致富经”
此外,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掌握生产管理技术后,可通过“返租倒包”的方式,“订单生产”、自主管理,按每户管理经营2亩地计算,2500余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可实现户均4万余元的收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离家不离土,种植风险大大降低,可以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曲靖会泽这个大棚里藏着“致富经”
冯波介绍,产业扶贫基地每年可实现经营收益1100余万元,其中80%用于购买公益性岗位,提供公益岗位1660个,人均年增收6000元,剩下的20%用于补给安置区“爱心超市”,引导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以劳动换薪酬,以积分换物资,激发内生动力。
曲靖会泽这个大棚里藏着“致富经”
每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坐着公交车到2公里外的基地上班,用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云南网记者 赵黎浩 毕芃 彭薇 全婧 段芃 实习记者 杨婧瑶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