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主导产业。2017年以来,河蟹养殖风调雨顺,产量效益总体较高(主产区亩产量75千克以上,高的达150千克左右;亩效益都在2000~5000元不等,高的达近万元),养蟹亏损的农户较少,总体约20%以下,远远低于其他水产品养殖的亏损面。2019年国庆节前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疲软状况,大多数养殖户都在等待观望。根据对河蟹主产区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调查,该区河蟹养殖面积达25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80%左右,以往10月中下旬销售量已达50%左右,而今年销售量在15%以下。后期市场如何还难以预测,河蟹己连续三年丰产,前两年可以说是丰产丰收,产量高效益也不错,这也是各地不同程度扩大规模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河蟹产业目前情况分析,对2020年河蟹养殖业提出一些建议,供广大蟹农参考,并以期抛砖引玉。
一、河蟹产业的有利方面
1.技术趋于成熟。经过多年的攻关、实践、探索、积累和沉淀,河蟹养殖主要核心技术包括亲本的提纯修复技术,土池育苗技术,大规格蟹种培育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稀养、混养和轮养技术,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已基本成熟,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河蟹质量标准体系。近几年,河蟹养殖的产量、规格、品质都有显著的提高。
2.环保压力小。目前河蟹为低密度(一般蟹种放养量800~1500只/亩)、低载量养殖模式,采取种草、投螺、套养滤食性鱼类和使用生物制剂调水等措施,水体自净能力强,尾水达标排放相对有保证。
3.电商销售异军突起。河蟹产业迈出了电商新步伐,“河蟹产业+互联网”为业界创新打造了全新的营销模式。近年来,电商以有效减少流通环节,大幅度降低流通费用等优势,凭借最新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从河蟹产地可以一步到达消费者终端。
二、河蟹产业的局限因素
1.消费时间短。跟其他水产品可全年销售情况不同,河蟹消费有很大的时令局限,主要集中在“重阳”节到春节前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重阳”节前和春节后虽有少量消费,但口感和品质都与时令期间有很大差距。如2019年“重阳”节前后因大部分蟹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养殖户和经销商为了“应节”,不顾质量抢先上市、追高价,导致口感、品质特别是消费者口碑严重下滑,让抢先吃螃蟹的人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使河蟹终端需求降温,消费人群减少,教训是很深刻的。
2.市场乱象。近几年主产区河蟹批发市场潜规则、软规格等等不诚信形为在养殖户、批发商和消费者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河蟹虽不是特别高档的商品,但消费者需要的是货真价实,为什么只重二两六的螃蟹非要打上三两的标签呢?还有捆蟹的湿草绳、软壳蟹、甚至注水蟹等等都是河蟹市场非正常的现象,还有“洗澡蟹”、冒牌蟹、纸螃蟹等情况在市场上也留下了不好的影响。一旦失去了诚信,就消费者而言,美味的螃蟹吃了也有泛味的感觉。
3.深加工还有难度。目前河蟹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醉蟹、蟹黄油、香辣蟹等产品,且以小规格蟹、残蟹为原料,远不及小龙虾加工业,小龙虾加工可以缓和养殖集中上市的局面。河蟹深加工技术的要求比较严苛,无法实现现代食品工业加工安全、卫生、高效的要求,仍需要不断创新开发。
三、对2020年河蟹养殖业的建议
1.改革养殖模式。目前河蟹主要有池塘精品蟹养殖、“小精高”养殖、“环沟式”提水养殖等方式,前几年提倡“大养蟹”向“养大蟹”、“养精品蟹”转变,对提高河蟹规格、产量、品质和养殖技术发挥了较大作用。随着河蟹市场的变化,养殖户在规划来年生产时,要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顺应市场的养殖模式。如混养、套养是规避风险较理想模式,如蟹池套养鳜鱼、沙塘鳢,在仅增加苗种投入的情况下,亩可增效几百元至近千元;蟹虾(青虾、小龙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混养也有较多的成功典型,可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养殖“中子蟹”(雄蟹125克、雌蟹100克左右)高产量模式,主要盯住广大农村市场,效益也不错等等,河蟹正走向平民化消费,一味追求高档蛮的发展,风险会加大。总之,靠纯养大规格精品蟹压力较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水面的“附加值”,才能最终提高养蟹的经济效益。
2.努力降低成本。“养大蟹”、“养精品蟹”的模式其养殖成本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蟹种、饲料、动保产品和用工等方面投入较高,据调查,不少养殖户亩成本达到6000元以上,大规格蟹市场价格高,投入高回报也高,利润也高,当在大规格蟹滞销跌价的情况下,高投入可能会带来高亏本。因此,在河蟹价格低的情况下,降低生产成本是提高盈利的重要手段。养蟹成本的主要构成包括池塘租金、蟹种(含混养品种)、饲料(配合饲料、螺蛳、小杂鱼、玉米等)、水电费、水草、肥料、药物、固定资产折旧、用工等,有些是必须的固定成本(如塘租)等,想降降不了。在成本中饲料是大头,约占总成本的40%以上,尤其是大规格蟹需要高蛋白饲料,饲料成本仍在增大。因此,养殖户要在自育蟹种提高成活率、优选饲料精准投喂提高报酬、生态健康养殖减少病害降低用药成本等方面下足功夫,在微利中寻找增加盈利的空间。
3.重视环境保护。在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重点区域退渔、高密度养殖方式被禁止或限制。河蟹养殖虽然对外环境不构成危害,但对养殖户而言也要未雨绸缪,在环境保护方面要自律,如少数养殖户为了省时、省力、减少费用,使用有机磷农药(晶体敌百虫)和菊酯类(甲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药物高剂量泡塘消毒,未经解毒处理直接排放,引发了养殖区附近河道水源药害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不良影响,往往被误解为“养蟹塘消毒水是毒水”。因此,一要规范清塘消毒和病害防治的药物使用;二要对多余的水草、捞除的杂物、病死的养殖动物实行无害化处理;三要规范使用饲料和添加剂,防止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四要建立《养殖生产记录》、《投入品进货、储存、使用记录》和《水产品收获、销售记录》档案制度,且要保存两年以上。
4.坚持诚信为本。一方面,河蟹产业发展要面向平民大众,农村市场是刚性需求,包括寿宴、婚宴等消费正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年底家宴,朋友宴请的增多,根据条件把握好这个市场,农村市场要的是价廉物美,靠的是货真价实,养殖者、销售者必须过好诚信经营关。另一方面,不少地方虽然政府出资注册了区域标志,设计了IC卡,但是这些防伪功能控制不了面广量大的造假,“公司+基地+养殖户”模式虽然较好,但运作起来困难较多,如推进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到位的很少。为了使河蟹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要依靠政府主管部门、合作社、大型企业牵头,实施连锁经营,抱团经营、农超对接。总之,要依靠所有养殖者、经营者自身来树立口碑,加大品牌保护与创建力度,使河蟹品牌做强,做大,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